日前,英國金屬粉末開發商、制造商和供應商LPWTechnology通過調查一個裂開的3D打印部件發現,即使輕微的粉末污染也可能毀掉一個金屬3D打印件,嚴格遵守粉末維護程序十分重要。材料更換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就易發生此類污染。
最近,英國金屬粉末開發商、制造商和供應商LPWTechnology對一個裂開的3D打印部件進行了調查,發現是粉末污染造成了開裂。LPW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AM工藝的復雜性”以及嚴格遵守粉末維護程序的重要性,提醒人們即使輕微的失誤也可能毀掉3D打印部件。
據介紹,LPW的一名美國客戶最近給它送來了一個打印材料為AlSi10Mg鋁的SLM3D打印工業燃氣輪機部件,上面出現一些裂紋。LPW的任務是找到出現裂紋的原因。
為此,LPW對客戶訂單里的一個留樣進行了測試。在用自己最先進的設備對樣品進行了一個全面的化學和尺寸分析后,LPW發現運送給客戶的粉末并被污染。用于測試金屬粉末的方法是掃描電鏡(SEM)和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X)。
接下來,LPW調查了客戶發送來的粉末樣本以及3D打印件本身。測試后,LPW發現鋁粉實際上受到了污染,EDX測試結果顯示鋁粉中分散有外來的Inconel625(一種鎳合金)顆粒。這種顆粒在鋁粉中有一個“非常有限的溶解度”,在某些區域濃度更高,比重超過40%。正是在這些區域零件出現了最多的破裂和破壞。
事實證明,這種污染發生在SLM3D打印機的材料更換過程中。LPW的客戶意識到,最近其SLM打印機上的材料換成了AlSi10Mg,之前是Inconel625。但由于操作員“經驗較少”,沒有正確清潔設備。
從開始調查到最終找到原因,LPW一共只花了4天。這家金屬粉末供應商表示,它為所有客戶提供調查服務,只要出現了由材料引起的缺陷。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