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14日,“2021未來辦公場所建設峰會”在上海順利召開。
本次論壇旨在為辦公行業從業者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通過主題報告、小組討論、展覽展示、一對一會談等形式展開深入探討,全面交流。論壇匯聚辦公場所的運營公司、企業設施管理部和工作場所負責人、領先的建筑研究院和解決方案供應商等齊聚上海,共同深入探討未來辦公場所的發展新趨勢,交流如何布局綠色辦公空間,如何將科技貫通于未來工作場所策略和運營中,分享健康化、智能化的總部大樓建設成功案例,共商辦公場所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尋求最佳合作伙伴。
國際 WELL 建筑研究院亞洲區高級總監周思揚帶來了主題演講《后疫情時代,WELL為健康空間注入信心》,和大家分享了WELL如何運用WELL提升健康辦公價值。
改善全球健康,健康建筑扮演著重要角色。健康成為了建筑的核心因素,建筑設計的終極目標不再是彰顯建筑本身,而是創造積極的人類體驗。提倡健康辦公有助于提升員工參與度,驅動員工績效。WELL 健康建筑標準中涵蓋的條款可系統性全面化解決工作場所常見的健康福利必須解決的問題,包括心理健康管理、提升空氣質量、親生命性設計等。
聯想中國行政總監孫實建帶來了《VUCA世代,企業行政價值的思考——空間方案》,分享了聯想中國辦公場所規劃策略。
過去十余年里,聯想通過創新打造差異化產品,在技術更迭、新興領域飛速發展和消費者決策日趨多元的背景下,在全球多個市場創造了歷史性的里程碑。企業面對VUCA時代,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核心價值和初心不變,支撐公司的業務和價值,為公司創造價值,提升員工體驗。
聯想在2018年正式發布聯想中國辦公場所規劃策略,基于對用戶空間辦公行為進行研究,引領智慧變革,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明確空間管理策略首先要前瞻性規劃空間,優化置業。策略實施后,對辦公空間進行改造,實現每年人均辦公成本下降10%、平均每年節約租賃費用超過600萬,物業優化比例遠高于30%,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優客工場首席運營官、執行合伙人關心發表了主題演講《新形勢下的辦公空間規劃與管理》,和大家探討了國內辦公空間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展望。
未來的辦公空間將圍繞敏捷辦公和智能科技。新時代的辦公室已經不僅僅以辦公效率為單一考量因素了,而是更加關注人本身的價值提升和辦公感受,這不僅僅是商業形態的進步,更是文明的提升。智能科技能夠提高樓宇運營效率,提升員工辦公感受,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整體形象。實現辦公空間中智能科技在效率與成本上的平衡,最重要的是需注重自身企業與辦公空間之間的合理性。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各要素的作用也在不斷變化,辦公場所始終是生產要素中重要的環節。優客工場將持續研究辦公領域的發展趨勢,為辦公模式的科技創新建設更好的發展環境。
CBRE中國區項目管理部資深董事張守山帶來了主題演講《既有建筑調適——為智慧化建筑賦能》,通過某著名地產公司商業綜合體案例和大家分享了既有建筑調適的價值。
張守山表示,智慧建筑有前景也有瓶頸。萬科建筑研究中心在《建筑機電運維的紅與黑》提出,90%以上的建筑自動化系統都沒有在實際運行。現行設計及施工規范缺乏針對調適以及IBMS系統的指導和約束。既有建筑調適通過精細化管理與技術手段,使原有設備的運行性能達到設計預期,并且優化編程整合建筑各系統之間的耦合關系,從而更好地適應運營的具體要求,用最小的成本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同時提高用戶的舒適性,實現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華建集團華東都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吳文演講的主題為《生長的煩惱》,他和大家探討了辦公建筑快速生長從而導致的問題。
吳文表示,對環境和功能的解讀是辦公建筑個性生長的基礎。隨著城市個性的發展,辦公建筑得以快速生長,隨之而來的便是辦公建筑被強加的責任和意義。生長被圈定于先天不足的規劃、偽綠主義的陷阱、辦公建筑的表皮參數化的誘導……這些辦公建筑生長的煩惱未來能否終結,仍未可知。
WeWork中國區設計總監程靜潔帶來了《辦公空間的下一代設計探索》,分享了如何以靈活應萬變,通過設計改變未來工作方式。
WeWork空間的奧秘,在于設計師不會只關注于設計一個美麗的空間,而最關注的在是這個空間內的人的行為模式和體驗。WeWork的設計團隊有超過1000位優秀的設計師和工程師投入在專業領域的設計、分析和研發中。區別于傳統設計公司,WeWork的in house自主研發和設計優勢在于不依賴某一個建筑師的個人經驗,而是建立在對全球800家辦公室超過60萬名會員的大數據分析和用戶反饋的基礎上,并進行不斷更新迭代。
靈活性是當前最具價值的企業資產。從長期來看,未來的辦公空間也將充滿靈活性,為企業賦能。在全球主要市場,WeWork提供的靈活性及產品與服務規模為在新常態下尋求改變的企業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靈活的地產租賃條款,靈活的定價組合,靈活的空間選擇,幫助企業建立一種當代的分布式辦公網絡,這種新的工作方式具有的靈活性將為企業賦能,在固定的辦公總部、外勤團隊、共享設施以及居家辦公之間找到效率最大化的解決方案。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智慧創新中心總經理湯民發表了主題演講《數字科技助力實現綠色健康建筑運維》,和大家一起探討了綠色健康建筑的科技發展趨勢。
自2006年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評出逾1.98萬個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建筑面積已超過二十億平米。綠建新標準從2021年6月1日開始全國評定,重點評價竣工和運營以后的綠色建筑,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可以監督和幫助實現綠色運營的效果。全球綠色節能建筑標準全部提出動態監管和大數據運維要求。綠色建筑未來必然向注重運行實效方向發展。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區是對綠色建筑的品質深化要求。未來綠色健康建筑的發展逐漸趨于綠色健康、深度節能、自主可控、高效安全,重點打造能“呼吸”、能“感知精算”、“節能+產能”且有“保障”的建筑。
第一天下午的小組討論環節中,嘉賓們圍繞“對未來辦公方式的思考與探索”這一主題展開了交流與探討,該討論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智慧創新中心總經理湯民主持,凱德集團客戶咨詢與服務&物業管理總經理楊煥、瑞安房地產產業合作助理總經理陳杰、上海中心副總經理喻雯、陶氏化學企業設施北亞區負責人林頤、科迪華大中華區設施和房地產負責人沈青萍積極參與了討論。嘉賓們結合自身所在單位的經理和經驗,圍繞新基建背景下的遠程辦公發展趨勢、數據驅動的決策賦能辦公場所策略優化、彈性辦公和共享辦公空間的未來等話題展開了分享和交流。臺上臺下積極互動,將第一天的論壇推向了高潮。
第二天的論壇以阿斯利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設施及項目管理副總監尹飛帶來的主題演講《新的辦公空間FM來開門》拉開帷幕,他和大家探討了綜合設施管理對于企業辦公空間的改善。
Facilities Management是以保持業務空間高品質的生活和提高投資效益為目的,以最新的技術對人類有效地生活環境進行規劃、準備和維護管理的工作。有效的設施管理不僅提高了空間的運用功率,也為辦公人員帶來了便捷、高效、舒適的工作體驗。綜合設施管理(IFM)是在單一服務提供商合同下集成維護和維修、現場操作和工作場所服務,包括硬件服務和軟件服務。未來,IFM將會在中國迎來長足的發展。
戴德梁行高級董事、項目管理服務部中國區主管侍大衛帶來了主題演講《后疫情時代辦公空間趨勢分析》,分享了疫情后的辦公空間分配變化。
即便疫情消退之后,人們的防護意識也不會在短期內消失,甚至這些意識會逐步改變此前人們的行為模式,催生出全新需求與業務模式。辦公空間應該做出適當調整,以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變化。目前的大部分研究表明,員工更喜歡在辦公室和遠程進行混合工作。正確的組合將因組織、部門、團隊和個人而異。然而,在平均雇員每周大約兩天遠程工作的情況下,我們有理由期望達到平衡。未來辦公室將需要更大的空間距離、更衛生的環境,更大的靈活性,更多的遠程辦公以及更智能的設施。
氪空間CEO王雪泉圍繞主題《聯合辦公的未來轉型之路》展開了分享,介紹了氪空間新型資產委托管理模式。
后疫情時代,靈活分散的“去中心化”成為大趨勢,固定總部+靈活分部受到企業青睞,無論大小公司都更關注辦公成本,辦公也逐漸成為一種“生活”,除了對舒適環境的體驗感訴求,還有社交、成長等訴求。共享辦公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共享辦公不是對傳統辦公模式的顛覆,而是升級的表現。
Kreator Space是氪空間內部孵化的創新品牌,專注探索并實踐新型資產委托管理模式,打造靈活辦公資產運營商,依托品牌、產品、招商、運營等實力,幫助業主實現快速招商,取得較高的租金坪效,縮短裝免期快速回籠現金流,最終實現資產增值。
上海德必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范陽發表了演講《數字改變管理》,分享了科創浪潮下數字園區建設新展望。
數字園區指借助新一代的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通過高度集成,通過監測、分析、整合以及智慧響應的方式,將園區中分散且獨立的物理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聯動,成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礎設施。德必率先提出數字園區有 “四化”建設,即 物聯化、平臺化、數據化、智能化。四化是相互集成的過程,是先通過物理反應提升運營效能,進而為所在園區創造新的價值的過程。德必集團打造的數字園區管理系統依托德必集團多年的運營經驗,深度挖掘流程與系統的關鍵結合點,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經驗融合為人工智能算法實現業務流程優化,進而提升園區管理效能。
香港置地數字科技中心總經理張喆帶來了主題演講《數字化賦能智慧辦公》,和大家探討了未來智慧辦公的發展融合。
傳統辦公樓場景設計缺乏前瞻性,直接影響建成后銷售/租賃商業目標,間接影響運營/改造成本和品牌價值。孤立煙囪式的子系統建設導致場景簡陋、功能重復、缺乏智能化體驗;軟硬件過度一體化綁定難以適應定制化要求。張喆表示,當前的智慧辦公數據呈現割裂狀態,而未來智慧辦公將實現融合與存儲,實現網絡融合、技術融合及數據融合,結合智慧物業管理和智慧物流,打造辦公樓生態服務。
下午的小組討論主題為:未來辦公場所和企業總部大樓的暢想,該討論由戴德梁行高級董事、項目管理服務部中國區主管侍大衛主持,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亞太區不動產部總監樊忠輝、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辦公運營總監魏下鞍、氪空間首席運營官龐程玲、上海臨港檢驗檢測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臨港新科園園區運營總監徐鼎強積極參與了討論,嘉賓們圍繞未來辦公場所建設和運營痛點及未來發展展望、智能科技助力實現辦公效率與成本的平衡、共享經濟跨界創新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和交流。
論壇結束后,組委會組織安排嘉賓們前往陸家嘴濱江中心進行參觀考察。
華潤萬象生活商業華東大區寫字樓部負責人張帥印以《Ideal Work, Easy Life——超越商務生活想象的辦公美學》為題,從產品形態、空間設計、生態景觀三個方面和大家介紹了陸家嘴濱江中心。
陸家嘴濱江中心兼顧尺度與需求的產品形態、舒適與智能的空間設計、生態與社交的生態景觀,三重創新體驗相復合,構成“上海市中心濱江公園內的世界級辦公空間”。
陸家嘴濱江中心緊靠黃浦江,與濱江公園和步道相連,擁有最佳的景觀位置和自然人文資源。按照美國綠色建筑認證體系LEED金級設計標準建造的陸家嘴濱江中心,充分考慮了光線、通風等環境變量,從而通過優化環境設計,最大程度保證辦公空間的觀景視野、自然光線和自然通風效果,帶來更舒適的空間感受。建筑本身采用的先進智能建筑集成管理體系(IBMS),保證了空間使用的舒適性。華潤置地所打造的集創新空間(OE SPACE)、多元服務(OE PLUS)、智慧互聯(SMART OE)于一體的寫字樓生態服務平臺OE 2.0,則將相關基礎功能、員工生活、社群打造以及企業支持服務等一系列體驗內容更全面地連接到平臺資源,以數字化管理方式實現商務運營的價值最大化,并服務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和企業。
此外,上海中心、瑞安房地產、科迪華、陶氏化學中國、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輝瑞投資有限公司 、世博發展集團、世茂集團、張江集團、曼胡默爾中國有限公司 、歐特克、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卓越集團 、美團、上海張江國信安地產有限公司、上海張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張江銀行卡產業園有限公司、張江醫療器械產業園有限公司、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德必集團、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筑境設計、南德(中國)、菲亞特克萊斯勒、佳兆業上海科創公司、象嶼地產、申亞集團上海亞達投資有限公司、吉寶置業中國、拜耳(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飛利浦、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前灘國際商務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珀金埃爾默、殼牌(中國)有限公司、佛吉亞、育碧中國、恒泰集團、怪獸充電、蒂升電梯(中國)有限公司、羅氏、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泰衛醫藥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東久中國、國盛產投、卡爾蔡司、上海臨港產業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動視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美亞保險、上海臨港檢驗檢測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富力集團、大悅城控股上海大區公司、德閎教育、強生、泛林半導體設備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大陸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東亞銀行、上海靜投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紫竹高新信息數碼港有限公司、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本特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伊頓、利樂、中庚集團、芬美意、沃爾沃(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禹洲集團、拓領環球物流(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復旦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聯美地產集團、拉夫勞倫、上海三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天安中國、上海中房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積極參與了論壇。為期兩天的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關于諾本集團
諾本集團是國際領先的投資貿易促進機構,致力于發展歐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發展經濟體之間的國際投資和貿易,及各領域先進技術的交流。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及世界500強企業的支持下,諾本每年成功在華舉辦40余次國際投資和貿易發展峰會,已成為持續發展的中國市場和國際先進技術及優質資本之間合作溝通的有效橋梁,并成為中國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投資貿易促進機構之一。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