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飛天半年以來家鄉煙臺的航空航天產業呈現了許多新氣象
航空航天寫進黨代會報告
2月18日,煙臺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大會報告多次提到航空航天產業。未來五年,煙臺將加快建設東方航天港、衛星互聯網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高地。報告要求,海陽、高新兩個區市重點聚焦航空航天產業。
2月24日,煙臺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和措施中提到,“推動航天航空產業快速做大,推進東方航天港建設,建造海上衛星發射工程船,啟動建設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和衛星數據應用中心、山東長征火箭二期等項目。”
3月22日,省發展改革委公布山東省第二批1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煙臺海陽市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入選。這是煙臺市第五個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高新區與海陽市分進合擊
航空航天產業為海陽打開了一片發展新天地。2019年6月5日,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海陽港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發射。兩年多來,海陽東方航天港建設全面起勢,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
今年3月30日,海陽東方航天港完成總裝、測試出廠的第三發長十一火箭,在酒泉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固體運載火箭2022年首戰告捷。
目前,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一期已投入運行,具備年產10發固體運載火箭的能力,二期工程建設也在有序進行中,投入使用后將具備年產20發的能力。后續,長十一火箭以及計劃今年完成首飛的捷龍三號固體運載火箭都將從這里出廠。海陽已成為火箭生產制造及發射“雙料基地”,實現“天上有星、海上有船、陸上有箭”目標。
航空航天已成為海陽城市新名片。“我們將全力以赴搶抓這一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舉全市之力,努力將海陽建設成為商業航天的新高地、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為煙臺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海陽市委書記劉海彬說。
煙臺市的另一個航空航天產業主陣地——高新區,在全省率先組建衛星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出臺《關于加快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圍繞構建衛星產業生態、拓展衛星應用場景、強化公共平臺建設、完善保障機制等四大方面研究出臺了14條政策,最高支持1億元,高效高質高能推動煙臺高新區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煙臺由此成為全國繼北京、深圳之后,第三個出臺衛星政策的城市。
高新區重點突破衛星互聯網產業,打造空天地一體化商業航天產業生態體系。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先后引進國家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引進全市首家衛星應用頭部企業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全省首個百顆規模星座項目睿格星云,五年內將實現144顆衛星生產制造、組網和運營服務。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