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團委、科技發展部聯合舉辦了傾轉旋翼構型高速飛行器青年創新設計大賽,激勵引導廣大青年結合直升機所當前技術發展目標,立足崗位創新創效,推動未來直升機持續高質量創新發展。大賽專家評審組陣容強大,集團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副總設計師郭俊賢擔任評審組長,李春華副總設計師及部分科研部門領導、專家擔任評委,為大賽的權威性、專業性提供有力保障。
本次大賽自2月17日啟動以來共收到12個部門共31份作品,作品圍繞創新性、科學性、可行性展開想象,各有千秋,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鼓勵獎5名。
本次大賽旨在鼓勵青年人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拓展視野、解放思想,瞄準直升機領域前沿技術,為型號科研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發揮青年在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傾轉旋翼機是一種將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融為一體的新型飛行器,有人形象地稱其為空中“混血兒”,傾轉旋翼機既具有普通直升機垂直起降和空中懸停的能力,又具有螺旋槳飛機的高速巡航和大航程飛行能力。
部分獲獎作品
遁甲飛龍”
“遁甲飛龍”方案。考慮到高速飛行的需求,旋翼傳動部設計團隊提出采用仿生思路,參照游隼的氣動外形進行設計。期間,團隊考慮到戰場的實際情況,增加了隱身的需求,一款對標20噸級艦載多用途傾轉旋翼高速飛行器初步設計方案形成。全新的機身構型使“遁甲飛龍”兼具高速特性和隱身功能,不但能夠飛龍在天,也能夠遁跡潛形,能夠滿足垂直起降、懸停、高速、遠航程等使用需求,具有隱身、可折疊及大任務載荷等優點。
“星晨”
“星晨”式艦載重型傾轉旋翼機。重點試驗室設計的該項目是一種可以艦載使用的50噸級運輸型四傾轉旋翼飛行器,配有8臺渦軸發動機。該飛行器設計核心在于使用功率有限的動力系統,在滿足艦載要求的尺寸限制前提下,將飛行器的運載能力最大化,并保證多種任務所需的速度與航程需求。該飛行器可以運用于兩棲突擊任務、艦隊運輸任務與垂直起重任務,垂直起降狀態下可攜帶高達12噸的各種任務載荷。同時,該機通過機翼與機尾的折疊,在擁有寬大貨倉的同時,減小停機空間,并可以正常使用兩棲攻擊艦與航母的機庫升降機。
“風暴”
“風暴”式多功能快速響應平臺。該項目同樣來自重點試驗室的研發團隊,它是一系列可具備垂直起降的模塊化10噸級傾轉類垂直起降艦載飛行器。其可以通過傾轉機翼及機翼上的旋翼系統實現垂直起降,并在飛行過程中折疊旋翼減小阻力并使用專用推力槳實現高速前飛,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730km/h。該平臺可以通過適配不同機身執行運輸、突擊、攻擊、反潛、巡邏等不同任務,并可以根據具體任務需求安裝延長翼稍模塊獲得高空遠程長航時性能。在不需要進行垂直起降的應用場合,該平臺可以拆除垂直起降旋翼模塊并更換為保型油箱換取更高的航程與任務載荷,同時保證與其他機型的系統互換性。
電動輔助傾轉旋翼機
“電動輔助傾轉旋翼機”。無人機事業部的電動輔助傾轉旋翼機降低了旋翼周期變距系統的復雜性,最大化提升整機可靠性,目的是使其成為一款性能出色、穩定可靠的傾轉旋翼飛行平臺。該機型應具備直升機模態懸停、固定翼模態航行、穩定傾轉過渡等多種模態飛行的能力,考慮到傾轉旋翼直升機模態下的“升降舵”,輔助縱向控制,以提高飛機穩定性。無刷電機具有體積小、動力強、穩定性高的優點;使用渦軸發動機,動力強勁,機械動力的主輸出與電機的輔助控制交融一體,為整機控制的靈敏性、穩定性提供強力條件;簡化主旋翼周期變距控制,主旋翼僅控制總距變化,不進行復雜周期變距,左右旋翼同步傾轉更加穩定;采用V形尾翼兼備平、垂尾雙功能,靜穩定性更佳,也有效減少結構重量。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