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2017年度新能源并網運行、清潔取暖規劃等情況
2018年1月24日(周三)上午十點,國家能源局將在京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度新能源并網運行情況、能源監管投訴舉報處理情況,介紹放管服改革情況解讀清潔取暖規劃等政策。[詳情]
1月24日,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度新能源并網、投訴舉報、放管服改革、清潔取暖規劃等相關情況。有記者問:請問清潔取暖規劃的目標是什么?是不是必須“煤改電”或“煤改氣”?主要靠財政補貼嗎?[詳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而加快西南水電建設,是撬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重要支點,對于加快電力轉型、實現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點燃西部經濟發展“引擎”、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詳情]
所謂的常規火電機組,也就是常見的火電機組,就是燃煤凝汽式機組,即只發電不供熱燃煤機組。目前我國正在新建的主力型機組就是600MW~1000MW級別的燃煤發電機組。 當下,消納是制約可再生能源的關鍵因素。未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風電和光伏的消納形勢將日趨嚴峻。破解消納問題,可以從提升電源調峰能力,調整風電、光伏布局,加強電網互濟和強化負荷側管理等多個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提升電源調峰能力至關重要。[詳情]
2018年就這樣匆匆來了,帶著2017年爆表的光伏裝機量和創新高的補貼缺口,帶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利潤的不斷走低,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懸在心頭的問題:光伏的2018將會如何發展?對此,筆者嘗試從資金、政策、用戶特征等外部形勢切入,進行分析和判斷。[詳情]
1月24日上午,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度新能源并網、投訴舉報、放管服改革、清潔取暖規劃等相關情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先生介紹了2017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詳情]
華潤電力海豐電廠碳捕集測試平臺項目開工儀式在海豐順利舉辦,標志著亞洲首個燃煤電廠多線程國際碳捕集測試平臺建設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也標志著我國在電力行業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研究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詳情]
?1月18日,東芝表示,他們將把自己旗下已經破產的核電業務部門西屋電氣的所有權出售給一個由對沖基金BaupostGroup牽頭的集團。在出售西屋電氣之后,東芝資產將增加4100億日元(約合36.8億美元)。[詳情]
中國核建集團2017年十大新聞[詳情]
近日,通用電氣公司(簡稱GE)與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哈電”)宣布贏得國家電投集團(以下簡稱“國電投”)廊坊燃氣熱電項目(2×400MW)發電設備合同。GE將為項目提供兩臺9F.05燃氣輪機,哈電將為項目提供與9F.05燃機配套的蒸汽輪機、發電機和輔機設備。[詳情]
數十年來,通用電氣達成了多項交易,一度成為全美市值最高的公司,其金融服務子公司曾經能與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相抗衡,還曾擁有包括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在內的媒體帝國。但自金融危機以來,通用電氣已收縮業務,將重心放在幾個核心工業部門。該公司還對石油和煤炭市場押下重注,對近期業績造成拖累。[詳情]
2017年入冬以來,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天然氣價格也持續上漲,LNG(液化天然氣)價格一度突破萬元,華北、華中等地區甚至出現大面積“氣荒”現象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環保部采取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后,河北LNG到貨價稍有回落,但仍然高達七八千元每噸。[詳情]
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超過340億立方米,刷新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歷史紀錄。整個冬季采暖期,北方資源供應缺口近50億立方米。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2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增量超過340億立方米,刷新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歷史紀錄。[詳情]
2018煤改氣暨天然氣發電新項目建設投資高峰論壇于1月18日在北京召開,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燃氣發電部門高級市場總監王鐵成發表主旨演講:先進的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 王鐵成講述了三方面內容,第一個,燃氣發電的概述;第二個,分享一個煤改氣的案例;第三部分,通用公司燃機的產品。[詳情]
“武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建議總體方案專家咨詢會”在被譽為“中國車都”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該市將以“中國車都”為核心,打造“氫能汽車之都”、“世界級新型氫能城市”。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