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評定和評價辦法(試行)》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關于印發《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評定和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國能發科技〔2019〕89號,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是指國內率先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尚未批量取得市場業績的能源領域關鍵技術裝備,包括前三臺(套)或前三批(次)成套設備、整機設備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統、基礎材料、軟件系統等。[詳情]
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將最先落子在智能終端的投資。泛在電力物聯網對智能終端的需求不僅僅是升級原有設備,而是在更大范圍內提升電網的全息感知能力。[詳情]
湖南電網成功部署MediaComm美凱可視化坐席協作管理平臺
MediaComm美凱為湖南電網智能運檢管控中心成功部署可視化坐席協作管理平臺,以性能、穩定性及擴展能力方面的優勢,為湖南電網的業務擴展及創新提供堅實的IT架構基礎。[詳情]
近年來,晶澳太陽能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全力打造數字晶澳、智慧晶澳,推動光伏產業向“智造”發展。[詳情]
以某發電廠全廠末端廢水處理工程為例,介紹了化學軟化-管式微濾-納濾-(反滲透)-碟管式反滲透-蒸發結晶工藝在再生水水源發電廠全廠末端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經納濾處理后,末端廢水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經碟管式反滲透濃縮后進入混鹽結晶系統,另一部分經反滲透-碟管式反滲透濃縮后進入精制鹽結晶系統。[詳情]
2019年國網提高特高壓直流利用效率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2019年12月29日2時15分,隨著紫關一、二線在木瓜界電廠(紫荊電廠)側完成合環試驗,山西中煤平朔木瓜界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帶電。這是繼2019年3月山西神泉電廠500千伏送出、12月山東能源盛魯電廠、神華神東五彩灣電廠500千伏送出、天山調相機等重點工程投運后,又一項成功投運的提高特高壓直流利用效率配套電網工程。[詳情]
世界上首條全線路應用碳纖維復合導線的特高壓工程正式帶負荷運行
12月10日,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配套工程——大唐錫林浩特電廠1000千伏送出線路正式并網投運,這是世界上首條全線路應用碳纖維復合導線的特高壓工程。[詳情]
近日,晶澳太陽能中標青海特高壓外送基地黃河水電項目490MW高效組件訂單,并將為其供貨九主柵單晶PERC半片雙面雙玻組件,助力先進產品技術與特高壓電網的融合應用,備受全球矚目。[詳情]
1月4日7點58分,臨沂(高鄉)~棗莊(微山湖)~菏澤(曹州)~石家莊(邢臺)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山東~河北特高壓環網工程)完成72小時試運行,轉為正式運行,標志著世界首條真正意義上的特高壓交流環網建成投產,標志著“十三五”期間山東“五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圓滿完成,同時也標志著菏澤電網全面進入特高壓時代![詳情]
日前,湖南省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在長沙正式上線,這是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全面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詳情]
國家華中電網是國家電網公司所屬五大區域電網公司之一,在維護國家電力安全穩定運行、促進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中承擔著重要責任。電力運營通信系統承擔能源調度、數據傳輸、信息溝通的重任,其安全可靠性至關重要。MediaComm美凱深刻理解電力需求,采用業界頂尖的坐席應用分析工具和模型軟體,多個獨特的非網絡IP化的光纖KVM,實現電力系統光標級的高可靠性操作,在演進的過程中保護客戶投資。[詳情]
既然風電變槳是在調節風機葉片的槳距角,那么,伺服在變槳應用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和它在很多其他行業一樣,也是為動態、精準的位置控制提供有效的動力輸出。相應的,其在系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自然也就是屬于面向應用對象實體的傳動設備層級,上位與控制器相聯,輸入側接動力電源,輸出側通過交流伺服電機來驅動槳葉的旋轉。[詳情]
從用原始井臺在濱岸區勘探石油算起,海上油氣勘探已有近100年歷史。如今,風電行業也經歷著油氣行業類似的發展軌跡,正從陸上向海上延伸和擴展。而隨著未來海上風電向深遠海發展,基礎型式也將從固定式向漂浮式轉變。作為能源序列的新興產業,浮式海上風電有很多要向海上油氣行業學習和借鑒的方面。[詳情]
2019年12月31日,由EDF與WindPlus財團與投建的歐洲首個漂浮式風電場WindFloat Atlantic(WFA)開始并網運行。[詳情]
隨著能源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速,電力系統中各類應用、終端設備連接入網,網絡信息安全日益重要。量子技術在原理上可以實現信息通信的絕對安全,當中蘊含著重塑現有網絡信息安全理念和技術的巨大能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