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我國的瑰寶,屠呦呦獲獎更是向世界證明了中醫藥的價值,成為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標志。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共簽署86個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協議……可以說,中醫藥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而中醫藥企業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同樣面臨著如何突破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挑戰。[詳情]
我國一系列疫苗突發事件,暴露出了疫苗行業在生產以及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和制度缺陷,同時也造成人們對接種疫苗尤其是國產疫苗信心不足的情況。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并將疫苗管理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11月11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管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疫苗意見稿》)掛網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8年11月25日。 [詳情]
時光飛逝,2018年即將走向末尾,這一年里醫藥行業不少企業的高管都發生了人事變動,并且還在繼續調整。筆者根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份至今就有海正藥業、科倫藥業等5家藥企的高管離職,其中理由包括年齡、身體原因、自身工作原因、個人原因等。[詳情]
2016年以來,中藥飲片的質量公告是各級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發布的重點內容。而為了進一步加強中藥飲片監督管理,提高中藥飲片質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時間為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詳情]
許多國家也都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21世紀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之一。政府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并通過實施一系列全方位的科技計劃推進生物科技創新,大力扶持創新性生物技術企業,把生物醫藥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詳情]
正在成為中成藥市場的普遍現象。安神補腦液,來自吉林敖東的這款藥物將從今年9月15日起提價。此外,云南白藥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也表示,“對部分核心產品進行適當提價”。而在銷售端,云南白藥的創可貼、氣霧劑等產品的價格已有上浮。[詳情]
醫藥產業已成為很多地區的主導產業之一,為加快推進醫藥產業的發展,多地都在快速推進醫藥項目的發展進程。比如有地方就加快引進國內外行業大集團、大企業、上市公司和民營科技型企業的落戶;也有地方積極打造集臨床研發、制造、應用、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以此助推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詳情]
一個新藥,是在真實市場需求驅動,國家新藥政策為導向,資本的持續涌入,科學家嘔心瀝血的研究下,才得以誕生。國產新藥研發之路比較坎坷,一方面制約著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導致創新動力不足;另一方面,諸多國產藥和仿制藥難以達到國外原研藥的治療水平,患者不得不求助于進口藥物。[詳情]
江蘇省人民政府網轉載發布了一篇文章《我省清理仿制藥市場不通過一致性評價將注銷批文》一文。明確將加大力度淘汰質量低下、重復率高又不能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該文在業內引發了關注。[詳情]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在快速發展。有國外分析師表示,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傳統醫藥產業一貫由美國、西歐以及日本主導雄踞,但當前的形勢變化得非常快,因為中國有了明顯的進步。[詳情]
國家衛健委正式公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品種數增至685種,調入187個品種,調出22個品種。調入品種中,有12個抗癌藥,包括3個小分子靶向藥、2個單抗類藥物——埃克替尼、吉非替尼、伊馬替尼;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詳情]
生物安全柜是為操作原代培養物、菌毒株以及診斷性標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實驗材料時,用來保護操作者本人、實驗室環境以及實驗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感染性氣溶膠混合濺出物而設置的。[詳情]
總品種數量的增加,是新版基藥目錄的特點之一。此次調整共調入藥品187種、調出22種,總品種數量達到685種。其中,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達藥業”,300558.SZ)的產品埃克替尼(凱美納)被列入其中。據了解,凱美納是首個進入基藥目錄的國產創新抗癌藥。[詳情]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至11月1日,270家藥企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合計營業收入超過一萬億元,實現凈利潤931億元,平均凈利潤率8.72%。有相關人士預計,按照這樣的趨勢,全年凈利潤超過30億元的將有7家企業,除了已經超過30億元的康美藥業、白云山、上海醫藥外,還有恒瑞醫藥、邁瑞醫療、云南白藥、新和成。[詳情]
11月1日,中國人大網公布《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全文,并于11月1日至12月1日期間征求各界意見。筆者了解到,在總體思路上,《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主要體現三大特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