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用電氣(GE)發布2016年“全球創新風向標”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數字化轉型的潛力已為全球業界普遍認同。[詳情]
記者從1日召開的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以來,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詳情]
隨著商業環境和信息化水平的發展,企業越來越需要改變自己以應對層出不窮的業務變化,云計算的出現,掀起了各個行業的變革,也讓很多傳統行業的IT架構重新洗了牌。[詳情]
隨著機器人取代工人,低收入國家將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喪失這種優勢,與高工資國家在成本方面不相上下。[詳情]
工信部突然叫停三元鋰電池補貼,讓眾多剛剛投身于三元鋰電池的企業“傻了眼”,也讓多位業內專家、學者感到意外,引發爭論。[詳情]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但近期在多地調研發現,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規劃、上馬機器人產業園,帶動企業、資本一哄而上,產能過剩、高端產業低端化等隱憂已經初步顯現。[詳情]
2016年會不會成為“VR元年”?在這個集體看好的行業里,誰是真正的玩家?誰僅僅是來湊個熱鬧?讓我們從下面這組報道里去尋找答案吧。[詳情]
2014年全球手勢識別與傳感器市場達到了31.2億美元的規模,其復合年增長率為32.78%。一份新發布的分析報告稱,到2022年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21.6億美元。[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獲得了28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用于設計一款能與人類識別圖形速度相媲美的計算機系統。[詳情]
芯片制造商目前只看到采用如今的finFET技術有可能延伸至7納米,至于5納米尚不清楚,或者有可能最終并不能實現。[詳情]
谷歌正在與硅谷的一家芯片設計公司合作開發一種技術,讓智能手機借助自身的處理能力識別照片和視頻中的物體,而不再依賴遠程數據中心的幫助。[詳情]
時尚轉瞬即逝,當數碼印花的潮流褪去時,誰又是時尚界的新寵,服裝設計師們又該打造怎樣的時尚?[詳情]
有情眾生,皆是情懷。在工業界,3D打印能造飛機、造汽車、造電機,但是,它同樣有“情懷”。一起來看看3D打印難以割舍的那些“情懷”。[詳情]
中聯重科有一個PLM平臺,該平臺之上建立了企業云智庫,可協同亞歐美等三地的2700多位工程師共同參與產品開發。云智庫也提高了模塊化設計能力,使得設計能像搭積木一樣簡便,從而快捷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詳情]
物聯網創業公司Wi-Next將與IBM合作,將IBM的分析運用到產品質量控制以及前兆性維護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