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記者來到位于廣源南路的小欖科技創業中心內采訪時,盈普光電實驗室的大門緊閉,顯得有些神秘。小欖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杜秋蓁介紹說,這是小欖生產力促進中心較早孵化成功的企業,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直接制造尼龍塑膠零件的激光燒結成型3D打印系統,其實驗室極少讓人進內參觀。 [詳情]
12月12日下午,華為在深圳宣布,從智能家居技術架構的底層連接協議、操作系統做起,還拉來海爾、美的、TCL等40多家合作伙伴。 [詳情]
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大力發展制造業,對我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百年強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詳情]
國產機器人2015年實現穩定增長,上半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11275臺,同比增長76.8%。但是,仍然沒有通過技術關卡,大多數國產機器人都在做“搬運工”。[詳情]
在偌大的停車場里如何快捷地識別方向,找到自己的愛車?怎樣在第一時間知道哪里有空余車位?近日,深圳機場推出了智能交通系統,方便有車一族出入停車場,切實提升旅客出行體驗。[詳情]
國家認監委發布《關于加快發展自愿性產品認證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鼓勵自愿性產品認證的一系列促進政策,大力培育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業,鼓勵從業機構開發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的新型認證服務,多角度助推“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水平。[詳情]
“眼鏡是心靈的窗戶,打開心靈之窗請到XX眼科醫院”這是一則廣告語,但我并不是來打廣告的,我只是想通過它,說明眼睛對人類的重要性。不僅人類需要眼睛,機器人同樣需要一雙能看清一切的明眸。[詳情]
作為新時代寵兒,同時也被稱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話題也就越來越多。新聞媒體對其青睞有佳,對它的關注程度堪比大牌明星,寵兒二字當之無愧。也許因為天生惹人憐,不僅工廠的老板要用它頂替流水線工人,連餐館、飯店的老板也要聘任它當服務員,這樣一種人見人愛的魔力真是羨煞我等。 [詳情]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數據量正在呈指數級增長,云計算的誕生讓我們步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開始向各行業滲透,顛覆傳統管理和運營思維大數據在電商行業的價值已被人熟知與接受。 [詳情]
荷蘭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有一個解決方案。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個特小型(2平方毫米)無線溫度傳感器,從無線電波來獲得能量,以此構成它的無線網絡,它只需要從附近的一個路由器獲取能量,一旦有足夠的電量,網絡便開始工作了。[詳情]
最近,Zephyr的副總裁Francis Adanza在Dzon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物聯網系統在數據安全、不確定的網絡連接和各種各樣的嵌入式系統方面帶來的全新挑戰,以及測試人員所必須具備的5項技能。[詳情]
上世紀末,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智能建筑產生與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本世紀初的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更促進智能建筑的發展。[詳情]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報告介紹了工業4.0時代的九大技術趨勢,并探討其潛在的技術和經濟效益。這九大技術進步已應用于制造業,而隨著工業4.0的到來,它們將改變生產方式:獨立和優化的單元將完全整合為自動化的生產流程,改變供應商、生產商和客戶之間的傳統關系,也改變了人和機器之間的關系。 [詳情]
工信部為推進“中國制造2025”制定了一個包括五大工程落實方案、四大專項規劃和兩個行動計劃在內的11項文件支撐體系。這些文件將會通過工信部辦公會的審議,并征求其他部委的意見,預計在年底或明年初陸續公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