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博士:提升能效是迄今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途徑
多年來全球變暖一直是個焦點問題,因此有人也許會認為,所有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簡便易行的措施早已被使用殆盡。然而,當各國政府迎來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之際,我們驚奇地發現身邊依然存在一些簡單易行的解決之道。[詳情]
近年來大力發力工業機器人業務的新時達近期發布公告,擬以10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會通自動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通科技)100%股權及上海曉奧享榮汽車工業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曉奧享榮)49%股權。此次收購完成后,將進一步健全新時達業務體系,貫通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實現其運動控制及機器人業務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完整產業鏈布局。[詳情]
日前,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新松)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達成協議,雙方將在數字化制造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詳情]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機床市場已有10年,盡管近幾年的需求總量呈下降趨勢,但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國和最大的機床進口國。[詳情]
中國重要的官方和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昨日出爐,雖然出現相悖的走勢,但均顯示制造業仍處于低谷。11月官方PMI再次掉頭向下,跌至49.6%,創逾三年最低水準;而財新中國11月制造業PMI升至48.6,延續回升勢頭,創下5個月高位,但仍處于萎縮區間。[詳情]
3D打印的未來發展是應該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控技術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的,成為眾多智能化平臺的某個部分。在2020年,3D打印全球產值有望實現2000億元人民幣。而在目前,這個產值還在300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中國只占到了10%。 [詳情]
據牛津大學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20年內將會有47%的工作崗位被機器人取代。專家表示,智能機器人將最先代替流水線上不斷重復單一動作的工人,但是與藝術創作相關、與人交際的公關工作,或者需要人感性判斷或思考的工作,難以被取代。[詳情]
高壓變頻器屬投資類設備,主要用于節能和改善生產工藝。其未來市場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詳情]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機器需要傳感器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正確執行相關的操作。機器人已經開始應用大量的傳感器以提高適應能力。例如有很多的協作機器人集成了力矩傳感器和攝像機,以確保在操作中擁有更好的視角,同時保證工作區域的安全等。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工業傳感器的盤點。[詳情]
社會基礎設施老化、老齡人口增加,未來各個國家需要應對的社會公共服務問題很多。在世界互聯網新形勢下,未來社會基礎設施的核心是傳感器與執行器。目前,各國在各自的“萬億個傳感器”發展目標下,正在不斷擴擴大傳感器在社會多個應用層面的覆蓋率,特別是在一些社會基礎設施上,表現的尤為典型?! ?/span>[詳情]
正在北京舉辦的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人氣爆棚,受到高層和經濟界人士的高度關注。這不僅是因為機器人終端消費領域正在不斷擴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生產,是開啟中國制造“工業4.0”之門的一把金鑰匙。[詳情]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長期以來,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弱點制約了其快速發展的腳步,在其細分領域,還存在著基礎薄弱,質量水平偏低,核心技術缺失,知名企業鮮有等現實問題。[詳情]
近年來,智能家居隨著如海爾、美的等知名企業的涌入,成為備受關注的行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者需求并不旺盛,有企業直言,開業10年,僅做了2000套案例。11月24日,聚集了眾多國內相對成熟智能家居企業的中國國際智慧行業融合峰會在京召開。京華時報記者采訪了十數位企業老總后發現,由于缺乏規范,與消費者需求脫節、認知度低,加之費用昂貴等原因,智能家居行業形勢比較艱難,但業內認可發展潛力巨大,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不少企業已經開始轉攻中高端公寓市場,并開發基于無線的智能設備。[詳情]
物聯網的發展催生了很多智能硬件的誕生,甚至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智能家居行業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燈泡作為智能家居里頗具代表性的設備最近格外引人關注。特別是智能燈泡,內置了物聯網模塊,就能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并且調節不同的顏色和亮度。[詳情]
2015海爾U+創客大賽由海爾U+聯合海爾創客實驗室、拓荒族孵化器、ALLSEEN聯盟、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賽富基金、海捷基金等智能產業權威機構和重量級風投共同發起,旨在面向大眾征集優秀創客項目,尋找杰出創客項目展開孵化,促成商業價值轉化,給智能家居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新的活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