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8獲獎項目喜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8年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王滬寧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詳情]
“慧眼”衛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完成深海觀測,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剛剛過去的2017年,科技創新捷報頻傳,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創新活力和創造偉力。[詳情]
工信部信軟司:聚焦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與十七大提出的兩化融合、十八大提出的兩化深度融合一脈相承,標志著兩化融合進入了新階段。[詳情]
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繼續增長,上半年累計銷售18519臺,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增長22.9%。[詳情]
《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的系列解讀 解讀三:強化安全保障
近年來,隨著工業領域數字化、網絡化不斷推進,制造業內部網絡與互聯網逐步打通,網絡安全威脅向工業領域蔓延滲透,工業互聯網安全已成為網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詳情]
《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的系列解讀 解讀二:打造平臺體系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孕育興起,全球工業互聯網正加速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的核心載體,正在從商業領域向制造業領域拓展,成為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重要抓手,全球主要國家、產業界和領先企業戰略布局的關鍵方向。[詳情]
《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的系列解讀 解讀一:夯實網絡基礎
工業互聯網網絡是實現人、機器、車間、企業等主體以及設計、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全要素泛在互聯的基礎,是工業智能化的“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工業企業內網和工業企業外網,工業企業內網實現工廠內生產裝備、信息采集設備、生產管理系統和人等生產要素的廣泛互聯。[詳情]
2017年12月22日,由智匯工業主辦,HMS主講的“聊聊工業自動化那些事”-2017智匯工業校園行之工程師授課(以下簡稱“講座”)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舉行。本次講座主要面向電氣自動化等相關專業院系師生,旨在促進校企合作,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演講由HMS中國區總經理趙健穎先生主講。為期兩小時的講座既有工業自動化系統,主要產品及相關企業的概念普及,又有工業物聯網的案例分享。[詳情]
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向高端轉變,承接國際先進制造、參與國際分工的巨大挑戰。加快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生產是中國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的主要途徑。當今工業機器人技術正逐漸向著具有多種感知能力、具有較強的對作業環境的自適應能力的方向發展。[詳情]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萌發,大數據的形成、理論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升及網絡設施的演進驅動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智能化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詳情]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商務部、文化部、衛計委、國資委、海關總署、質量監總局、知識產權局等11部門印發《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工信部聯裝〔2017〕311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為更好理解和貫徹實施《行動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負責人就《行動計劃》進行了解讀。[詳情]
2017年12月7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由中國電子學會、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首席信息官聯盟秘書處、中國工業大數據創新發展聯盟秘書處、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理委員會承辦,智匯工業協辦的“2017全球信息技術主管大會”主論壇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理委員會國際會議廳順利召開。[詳情]
顧美自動化人才培育——華南農業大學宣講會[詳情]
近年來,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突破和融合發展促進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詳情]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其中“顛覆性技術”備受關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