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工程,是一個平衡需求、算力、電力資源的工程。東部的數據增長快、算力需求大,但土地少、電力資源緊張;西部土地多、電力充沛,而且氣溫低,有利于降低數據中心的耗電量。[詳情]
鋰電池生產是典型的離散型制造業。正因如此,鋰電池企業面臨著諸多問題。為滿足生產制造能力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寧德時代在智能工廠的建設上不斷實踐與創新,為智能制造提供了一個成功模板。通過實施智能工廠戰略,寧德時代也完成了智能制造三個階段的升級躍遷。[詳情]
近日,多款采用4nm制程芯片的手機,被用戶吐槽存在發熱量高和功耗高等方面的問題。據了解,此次涉嫌功耗過熱的三款頂級手機芯片,分別是高通驍龍8 Gen 1、三星Exynos 2200、聯發科天璣9000,均為目前各廠商高端芯片的代表。[詳情]
為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小企業綜合競爭力,指導相關企業申報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根據《關于推進北京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我局擬開展2022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詳情]
近日,又有6家新工廠加入全球燈塔網絡,分別是美的冰箱荊州工廠、美的洗衣機合肥工廠、京東方福州工廠、博世長沙工廠、海爾鄭州工廠、寶潔廣州。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數據,從2018年至今,全球共有103家工廠被認證為燈塔工廠,其中37家位于中國。[詳情]
近日,又一家體外診斷企業睿昂基因發布年報,這也是該公司科創板上市后的頭份“成績單”,報告中亮點頻現。[詳情]
英特爾為推進IDM 2.0策略,除了在先進制程方面與臺積電積極合作外,在封裝方面也開始與封測代工廠擴大合作。近期有消息稱,英特爾計劃將其PC芯片組部分的后段封裝業務擴大委外給封測代工廠。同時,業界傳聞,先前與英特爾合作密切的力成集團或將成為首選,合作最快將于2023年的下半年初見成效。[詳情]
工信部:抓實落細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建立汽車、集成電路等企業日調度機
4月19日,工信部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羅俊杰表示,一季度工業經濟實現平穩開局,數字產業規模穩步擴大,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下一步,將多措并舉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千方百計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詳情]
海南完成單體容量最大的光儲示范項目,年供綠色清潔電力超1.74億千瓦時
4月17日,大唐文昌翁田10萬千瓦農光互補+儲能示范項目順利建成投產發電。該項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目前海南單體容量最大和文昌市“十四五”第一個開工的農光互補+儲能項目。[詳情]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實施強省會戰略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湖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的重點舉措,是深入實施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切實抓好強省會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若干意見。[詳情]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迎來建院二十周年之際,4月16日,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以下簡稱“元宇宙文化實驗室”)正式成立。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清華大學校友、中文在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等出席成立揭牌儀式,揭牌儀式采用機器人和虛擬主播主持的方式,增加了現場“元宇宙屬性”。[詳情]
廣東:支持建設深圳市數據交易所,加快灣區半導體等三大產業集團建設
廣東省工信廳4月13日印發《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詳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介紹,2022年我國將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共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詳情]
4月12日,貴州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大數據局五部門聯合印發《支持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十個方面加大對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詳情]
近期,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86家工廠入選,其中包含3家臺企申報的工廠。江蘇臺企轉型升級再添新動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