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工業聯合會發布了一份名為《全球機器人產業和韓國的影響》的報告,該報告稱,目前世界主要國家中,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競爭力位居第五,居日本、美國、德國和瑞士之下。[詳情]
“中原氫城”濮陽與優必選科技達成戰略合作,發布全球首款氫動力人形機器人
全球首款氫動力人形機器人發布暨濮陽“兩能”融合戰略簽約儀式在“中原氫城”濮陽舉行[詳情]
近日,越疆科技日照生產基地第10000臺機器人正式下線,標志著新一代智能協作機器人實現規模化量產。[詳情]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詳情]
臂展2.5米替代工人“刮膩子”、又快又好收面的管片收面機器人你見過沒?日前,本市首臺管片智能收面機器人在地鐵11號線生產車間上崗了,在中交一航局天津地鐵11號線管片廠,記者現場見識了它既能解放勞動力,又巧解收面通病的本領。[詳情]
機器人6分鐘送達,還會自主消毒!普陀這里的硬核科技來戰“疫”
據了解,這些機器人來自普陀區上海機器人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下簡稱“機器人平臺”)孵化企業諾亞醫院物流機器人的一項技術創新。[詳情]
全程無人值守,5秒自動發卡,18秒繳費通行....5月11日,湖南高速集團株洲分公司首臺“智能收費機器人”在白關收費站試點上線,亮眼的外觀、智慧化的收費方式給了司乘用戶全新的通行體驗。[詳情]
康耐視In-Sight 2800視覺系統將深度學習技術與傳統視覺全部整合在易于使用的封裝中(在數分鐘內自動檢測錯誤—無需編程經驗)
美國馬薩諸塞州NATICK郡—2022年4月4日—作為全球工業機器視覺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康耐視公司(納斯達克:CGNX)發布了全新的In-Sight 2800系列視覺系統。[詳情]
物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給軟體機器人涂上一層材料,讓它們以更有目的性的方式移動和工作。這項研究由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領導,已于近期發表在了《科學進展》雜志上。[詳情]
獵豹機器人從第一代開始便表現十分驚艷:它能自主跨越障礙物、實現每小時30 英里(約 48 公里)的高速奔跑。[詳情]
3月9日,在廣西柳州市柳鋼集團冷軋廠的供電控制室內,一臺乳白色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扭動著機械臂,利用頂部集合測溫、數據采集等功能的攝像頭,對控制室內的設備進行逐一的數據檢查。這是該公司投入的首臺智能巡檢機器人。[詳情]
人行道送貨機器人Serve Robotics完成1000萬美元戰略融資,解決最后一英里交付
“未來五年內,送貨機器人將成為首個自動駕駛領域內的大規模商業應用。”[詳情]
12月14日,繼小米、騰訊等大廠紛紛入場機器狗領域,OPPO也在發布會中亮相第2代四足機器人。從今年現代汽車公司以 1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控股權則能看出,足式機器人新項目將成為眾多開源人工智能搭載載體。每一項人工智能技術都能賦予機器狗一項新的能力,將這些能力整合在具有普適移動能力的機器狗上將會給不同行業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詳情]
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并在同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有關情況。[詳情]
“瞧,這個酷炫的機器人又出來干活啦!”1月4日,在江漢區中城悅城小區的地下車庫,順著業主手指的方向,只見一臺銀灰色外表,泛著藍光的機器人從充電區里走出來,沿路清掃細小垃圾,清洗車胎印,清除積水,清掃工作做得一絲不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