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鎮海乙烯裝置高附加值產品收率達到62.93%,其中雙烯收率達51.39%,再次刷新乙烯裝置高附加值產品收率紀錄。創造最高紀錄的除了有鎮海煉化員工辛勤的雙手,還有信息技術這雙隱形的手。通過智能化手段按不同的分子結構來精確定位物料流向,提升每個分子的價值和利用效率。[詳情]
作為中國石化智能工廠建設試點單位之一,燕山石化在“六統一”原則指導下,遵循總部應用框架,結合企業實際,以全自動數據為基礎,從解決生產經營管理現實問題入手,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業務,自主開發了智能調度、智能供應鏈和設備預知維修等多個系統,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化項目,大幅提升了企業智能化水平,使公司經營管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詳情]
茂名石化作為一家老企業,基礎儀表設施較為薄弱,以致數據自動采集率偏低。為此,該公司把改善基礎儀表設施作為前期的重點工作,在2013年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工程完成后,新增17套DCS裝置共13000多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點,使生產數據采集率達到98.26%。同時,針對現有實時數據庫系統點數不足、平臺太多、接口復雜存在應用局限[詳情]
石化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一):九江石化 傳統石化企業的智能工廠建設
九江石化,中石化嫡系企業,江西唯一大型石化企業,國內第一個智能工廠建設的樣板企業。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一堪稱工業4.0經典案例的企業是如何通過打造一流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企業生產運營的自動化、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集成化,從而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安全運行能力、應急響應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