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門創作藝術,提起工業二字大家難免奇怪。說《戰狼2》是重工業電影也絕不是因為里面有華人在非洲開工廠,幫助其工業化。事實上,工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專業化的分工。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涉及到投資、選角、編劇、拍攝、后期制作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眾多公司的參與,是需要徹底的專業分工才能保障影視作品的最終質量。美國的好萊塢正是電影制作專業化分工的極致體現。好萊塢的電影與紐約的金融、硅谷的高科技一起奠定了美國的綜合實力。
重工業電影正是指電影制作高度專業化、流程化,制作成本較高,影片全球發行,是電影工業高度發達的產物,以好萊塢的商業大片為代表。
速度與激情8:制作成本2.5億美元,全球票房11億美元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20億美元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制作成本2.5億美元,全球票房14億美元
電影《戰狼2》正是一部代表中國電影重工業化水平的力作,投資成本接近2億元。
在《戰狼1》收獲了5.25億的高票房后,《戰狼2》明顯更加有底氣和信心,從一部講述特種兵邊境小規模沖突的“小米加步槍”,一下子跳躍到了好萊塢式的超級大片。坦克漂移、無人機突襲、直升機墜落、水下肉搏、軍艦導彈發射……吳京這回是大展身手,上天下海全都嘗試了一遍,各種重型軍事裝備也全都亮相。
中國電影在某一層面上來說,除了講故事的能力,缺乏的就是重工業電影,也缺乏具備國際大片思維的主創團隊。想真正拍出好萊塢式的大片很難,由于基礎弱、底子薄,拍攝制作難度大,投入人力物力多,非普通影視公司可以完成。
而《戰狼2》中出現的爆炸、槍戰、動作等火爆場面和重型裝備都是華語電影中非常少見的,需要有工業基礎和能力才能完成。你會聯想到《黑鷹墜落》、《狂怒》的好萊塢戰爭片,動亂、實戰、逃難、死亡;而它的商業性質又非常像《速度與激情》、《極限特工》,緊張、刺激、過癮、燃爆。難得的是,影片的故事并沒有拖后腿,愛國情懷的恰當展現同樣錦上添花,吳京拍攝中展現出來的拼命精神,更是令人肅然起敬。
吳京飾演的冷鋒是一個桀驁不馴的軍人,但他不同于傳統主旋律電影中主人公的偉光正,個性獨特,擁有像好萊塢大片中的英雄一樣的“打不倒的中國軍人意志”。如今,吳京和《戰狼》都成為了觀眾認可的品牌,其背后是在軍事類影片與日俱增的實力和影響力,《戰狼2》已經跳出了第一部的軍旅小格局,完成了國際化的開闊視野。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