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晚21時37分開始,“中國地震臺網”已連續推送十條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地震消息,推送時間均在地震及余震發生后的幾分鐘之內,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快捷精準推送,則要歸功于這些訊息的作者——“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
由“中國地震臺網”發出的九寨溝地震通報,該消息僅用25秒編輯而成
事實上,在地震發生后的5分鐘,國家地震臺網的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曾發出一則快訊,表示在“自動測定”下,九寨溝縣遭遇6.5級的地震;而在13分鐘后,震級被正式更改為“7級”。
這類地震速報內容可由計算機在3-5秒時間內自動生成,而在去年5月29日綿陽市發生4.3級地震時,機器人就只花費6秒鐘,寫下560字的新聞稿件,內容包括地震參數,震中地震歷史,地震周邊村落、鄉鎮的基本情況,地震所在行政縣所在的情況,全程自動寫作,自動發布,無人為介入。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介紹,機器人入駐推送平臺,傳播速度將快捷和精準,在地震信息報告完成之后,幾秒內就可以覆蓋大量民眾。高效推送可以使當地用戶第一時間了解到震源地相關資訊,為贏得黃金的避險時間爭分奪秒。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