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以稱為“工業4.0元年”,特別是李克強總理對德國進行訪問,在最終形成的《中德合作綱要》中,有四條關于中德工業4.0合作的內容。這四條內容圍繞一個主題,就是:中德雙方高度認可工業4.0對于制造業的推動是至關重要的,希望通過技術交流與合作,制定統一標準,提升兩國制造業的發展??梢哉f,德國“工業4.0”給中國乃至世界制造業帶來一種新的前景,新的空間以及新的發展目標與展望。恰恰,它與中國的兩化深度融合是一脈相承的。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無論從環境到技術,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是發展的基礎與脈絡,也是中國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舉措。
工業4.0的啟示
金融危機之后,德國工業4.0戰略的提出,以及美國工業互聯網、制造業回歸戰略,讓世界各國意識到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軟件工程中心首席專家蔣明煒指出,如果一個國家制造業空心化,這個國家是危險的。美國的制造業回歸就是很好的例子,所謂的制造業回歸,最終目的是通過智能制造在高勞動力成本的條件下獲利,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事實上,工業4.0在中國制造業面臨走向何處,朝何方向發展,達到的目標上給予了方向性的指導。德國工業4.0兩個核心主題是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該戰略旨將制造向智能化轉型。
目前,中國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也就是說,中國在沒有完成工業化過程,便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因此,中國制造業的信息化水平跨度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到21世紀初,各企業的發展水平相差60年。這就造成中國大量中小型企業的設備、管理以及加工能力還處于上世紀50年代的發展水平,而大型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卻沒有太多差距。金航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振波指出,中國制造企業制造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處于機械化階段,所以,中國制造實現智能制造必然是“工業2.0是提升,工業3.0是普及,工業4.0是示范”的發展戰略。 他表示,中國的2025制造策略,就是四化同步,三代工業并進。
企業發展參考
工業4.0描繪了工業發展未來的藍圖,真正落實到企業內部,最響亮的莫過于所謂的智能工廠,讓企業走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基于互聯網和物聯網,把人、組織、設備連接,形成完整的供應鏈,在這個供應鏈上,客戶的任何需求,而且是個性化的需求,都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數字手段來積極響應與實現。
蔣明煒指出,工業4.0是現代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同的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制訂企業發展策略,找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如從現階段的技術、資金、管理等多方面,去制訂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如,某企業目前的產品創新缺乏競爭力,那就在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上加大投入,如果企業擁有過硬的產品,掌握核心技術,生產制造環節是薄弱的,那就要提高制造工藝水平。所以,每個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現在做什么,未來做什么,這需要一個長遠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信息技術實現
工業4.0是一種國家戰略,需要網絡、信息系統、硬件等多方面的高度融合與匹配,要實現人與物以及與不同設備之間的鏈接。對于制造業來講,要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經營,實現整個供應鏈從客戶需求到交付的協同與優化。用智能裝備、智能物流以及智能計劃與調度,實現整個生產制造過程的智能化。
蔣明煒解釋道,在工業4.0的體系下,每一項信息技術都是構成體系的重要元素,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如工業大數據、工業云、物聯網、虛擬仿真、PLM、電子商務等。另外,還需要硬件的強力支撐,如機器人、3D打印等,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他指出,新的信息化技術就是一種新的生產模式的體現。以3D打印為例,實現個性化定制最容易的制造模式就是3D打印,3D打印可以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最大限度的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本期封面專題,在工業4.0的大環境下,對2014年最具影響力的工業大數據、工業云、物聯網、PLM、虛擬仿真、機器人、3D打印、電子商務等八大信息技術進行盤點與梳理,旨在為讀者把握住即將過去的一年中,新興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態勢及未來的發展動向與趨勢。
01 大數據 大變革
大數據是構建數字工廠的基礎。有了大數據,企業可及時了解最新的市場走向及客戶的需求,以研制新產品、更好地服務客戶的同時,促使生產線更加流暢,讓企業快速實現數字化管理。雖然德國“工業4.0”對我國制造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我國制造業從原來比較落后的方式到現在的發展方式在各個層面上都存在問題,在管理、制造方式、思維與理念上急需改善。 更多精彩內容>>
02 工業云 隨風而涌
隨著互聯網與工業的融合,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營銷、服務形成閉環,徹底改變了工業的生產模式。當互聯網正進一步向制造業的每個環節滲透時,網絡協同制造的工業云也隨著出現了。所謂工業云,其與電子商務等其他行業運用的云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用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稱呼而已。不過,工業云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應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就如建設數字工廠一樣,任重道遠。 更多精彩內容>>
03 PLM的開放趨勢
現階段,中國制造企業PDM已大規模使用,這是PLM良好應用的基礎。大多數企業認為PDM往前延伸就是需求階段,往后延伸就是綜合保障與服務。實際上,企業真正的延伸不是很完整,還有較大的差距。企業目前最應該好好做的就是,將PDM的工程研制階段做精。因此,PDM兩端延伸是一個永遠的課題。 更多精彩內容>>
04 滿足需求的虛擬制造
今天的制造業企業只有滿足客戶更加復雜的需求,才能贏得市場。這樣的發展趨勢使得制造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快速變化。網絡化的生產和數字化的制造正在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這也意味著信息技術和虛擬制造將越來越多地深入到制造企業當中,而且和各種各樣的其他技術去實現集成。 更多精彩內容>>
05 機器人改變制造模式
2014年中國也成為全球機器人第一大市場。所以,2014也被稱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元年”?!霸辍北澈蟮闹赶颍⒎菃渭兊亍皺C器換人”,而意味著中國制造業有了深刻的、不可逆轉的變革。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來到時,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機器人的廣泛使用,將根本性地改變世人對“中國制造”的刻板印象。 更多精彩內容>>
06 3D打印革新工業生產
11月初的珠海航展上,我國的軍機、民機新品迭出,令人眼花繚亂,而且自主研制的飛機發動機也頻傳喜訊。可以這么講,這種進步與我國3D打印技術的應用息息相關。在我國航空、軍工領域,3D打印發揮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巨大作用。限于保密制度,我們無法披露更多詳細信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一切,包括制造企業、生產模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將因3D打印而發生重大改變。 更多精彩內容>>
07 電子商務生態鏈競爭
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相融合的新的商業模式逐漸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并打造出新的經濟平臺和新的業態。目前,我國制造業的電子商務大都以消費類產品為主,而在工業4.0的體系中,電子商務是其中的銷售與服務環節。因此,在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的逐漸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傳統的制造模式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