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式課程體系是把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內的課程以課題為載體鏈接起來, 使數控技術專業學生在入學之初和學習過程中緊密圍繞課題來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以課題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其實質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課題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早認知專業,知其所學,知其應用為目標,是對原有課程體系的補充和完善。
1課題載體的選取原則
所謂載體,是一種源于職業工作任務且具有典型職業工作任務特征,并經過高于職業工作任務的轉換而構建的,符合教育教學原理要求的,能傳遞或承載有效教育教學信息的物質或形式。
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教學團隊的教師分期、分批深入機械加工、汽車、模具制造廠、機床生產廠等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廣泛的調研,與企業、行業專家一起對數控技術專業崗位群進行調研和論證,確定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數控技術專業的崗位群所示。
課題選擇以數控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為依據, 創建符合數控技術專業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的課題。在充分滿足教學要求和對數控技術專業學生技能訓練的情況下盡可能結合實際選題, 課題內容必須覆蓋該專業90%以上的專業基礎及專業課程內容。課題應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可操作性,任務具體、份量適當,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努力按時完成。
2 數控技術專業課題的表現形式
數控技術專業課題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可以根據數控技術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難度系數不同的課題。具體的表現形式可以選擇某一設備或機構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件工藝品。但是該設備、機構或工藝品的加工至少涵蓋車銑兩個以上工種。為數控技術專業課題案例之一。
課題需要學生掌握的主要知識和技能包括: 識圖與繪圖的技能、零件的加工工藝與制作的技能以及加工設備使用、維護與維修的技能。這些技能與數控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數控技術專業課題的內容必須覆蓋上述工作任務而且要與專業課程的設置一一對應。課題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與課程設置的對應關系如圖3所示。
可以看出完善后的課程體系使學生以課題為主線, 以具體工作任務開展專業課程的學習。例如, 在學習機械制圖與CAD 課程和CAD/CAM 課程之前,通過向學生展示課題,學生就很明確學習完這兩門課程的最終目標是要能夠進行圖3 所示零件結構的二維圖繪制、三維造型設計和零件的自動編程。從認知途徑來講,比起原有的課程體系只有識崗實習和教師引導,數控技術專業學生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數控技術專業學生按照布置課題的要求完成某一具體工作任務后會有一定的成就感, 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看出以課題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一種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來進行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學習。
3 數控技術專業課題式課程體系的實施
為了保障課題式課程體系的順利實施, 在新生入學后為每個班級配備2~3名專業課教師, 作為課題式課程體系實施的指導者。每位教師需準備2~3個課題。專業課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根據課題內容在每個學期初布置本學期的課題任務,平時多與數控技術專業學生溝通,定期輔導(每月1~2次)及不定期地進行答疑和抽查,每學期的期末對學生課題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與點評。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