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18日在哈爾濱指出,2014年全球3D打印的產值是3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將突破500億元。他預計到2020年,全球3D打印的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元。
羅軍在當日舉辦的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理事會暨2015哈爾濱3D打印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
近年來,3D打印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熱潮。但經過多年發展,3D打印市場并未出現預期中的重大突破,今年以來一些行業內的大企業甚至曝出業績慘淡、陷入虧損的消息。
為何重重光環加身、資本追捧,3D打印卻發展不快呢?業內普遍認為,材料是目前制約3D打印推廣和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而中國在這方面相對落后。
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冶金材料專家周廉指出,目前中國3D打印行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大多依賴進口,價格居高不下,嚴重阻礙了中國3D打印的市場應用。而且,人們過度關注3D打印設備,往往忽視了3D打印材料的發展。
同日,中國3D打印材料理事會成立。周廉被推舉為3D打印材料理事會主席。周廉指出,理事會的成立是為了助力3D打印材料產業發展,未來3D打印材料將爆發巨大的生命力,或占據3D打印產值30%以上的份額。
羅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中國不僅在金屬3D打印、生物3D打印設備上整體落后,在材料領域的差距也在被進一步拉大。他也認為,材料產業在未來10年,至少蘊藏有上千億元的市場空間。
盡管目前應用在3D打印領域的材料已高達1000多種,但是與傳統制造業比較,還遠遠不夠。羅軍稱,理事會成立后,將扶持一批材料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盡快實現中國3D打印材料的自主化。
雖然發展遭遇諸多障礙,但羅軍認為,當前無論從中國的產業政策角度、市場角度還是產業配套角度,都能夠明顯感受到3D打印的春天已經到來。陸續成立的3D打印專業化理事會也印證了這一點。除了材料理事會外,10月中旬,中國生物醫學3D打印理事會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剋戎被推舉為該理事會主席。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