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數控技術屬于自動控制的范疇,它區別與人工控制,在機械、電子、化工等領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白在國民生產中的作用有口共睹,其優越性日益被人們所認識,并逐步被運用到各行業中去。近幾年,數控技術應用于電瓷制造行業,同傳統的濕修濕接、整體立修、橫式修坯力一法相比,它以設備操作簡單,產品尺寸精確,人員勞動強度低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各電瓷廠家的重視。
2 修坯方式的對比
目前電瓷生產大型套管的成型力一法以濕修濕接、整體立修為特征,我們著重談一談這兩者與內、外仿數控修坯的差距。
2.1 濕修濕接修坯
主要成型工藝就是濕修單片,然后濕接單片成型。這樣勢必在燒成瓷件后,增加一道工序—接口擊穿試驗(瓷壁耐壓試驗)。而接口擊穿率往往比較高,雖經過對潤濕劑的改進,擊穿率仍保持在5%左右。同時存在幾節瓷件在有機粘接時的尺寸配套問題,由于手工操作,尺寸不精確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接口不配套或者即使配在了一起,接口處有棱不美觀是其最大的弱點。更有甚者,對生產安排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上、下節不配套,為了利用庫存不配套的部分瓷件,勢必還要投料一生產進行再配套,如此重復生產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手工操作,技術不熟練,大傘修小,小傘修大,傘的傾角不夠,往往造成公稱爬距不夠或外觀質量差,而影響了產品質量,增加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每個單片均是人工濕修、抬起、翻轉、粘接—勞動強度大;接口的充分潤滑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班產低,這些都嚴重制約著生產的規模性發展,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2.2 整體立修
主要工藝就是靠樣板修坯。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a,修坯有壁厚差即壁厚不均勻。雖經改進,改為帶芯子修坯后基本消除了壁厚差,但各種沉重的修坯芯使成本增大,操作不力一便,也同樣影響著產量的提高。
b,對于內孔大的產品如45602-1, 45602-2,內孔直徑為417mm,外徑為700mm,長度為1950mm這樣毛坯自重大,擠制時就變的比較困難,毛坯塌裂、斷裂情況較多,合格率較低。同時擠制用芯頭、修坯芯的尺寸會很大,所用一類工裝材料-就增加很多,成本無形中也就增大了;人員操作起來也很不力一便。
c,安裝樣板、對刀操作繁瑣。
d.芯頭與修坯芯的配合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擠制出的毛坯內孔尺寸小,修坯芯無法穿過,造成毛坯報廢;如果內孔尺寸偏大,勢必出現壁厚差,影響產品質量。
3 內、外數控修坯機的主要特點
(1)產品尺寸精確,全過程合格率高。數控修坯屬于整體成型,免除了接口擊穿試驗;數字控制,只要機械部分不出現問題,精度高,尺寸完全滿足公差要求,為上、下節產品的配套打下了良好基礎,基本不存在配套問題和爬電距離不夠的問題;減少了接口數。內、外孔同時修坯,消除了壁厚差的問題,還有對真空擠制的要求相對降低:原來要求真空擠制的毛坯內孔光滑無小裂紋;而現在內孔只要無深裂紋即可(但其他要求不降低,如真空度、雜質、硬泥等力一而);內孔較大(d>350mm)時,整體擠制的毛坯容易塌裂,合格率較低,但若采用內仿修坯,內孔尺寸適當可放小,從而提高了毛坯擠制的合格率。
(2)職工勞動強度低。程序控制內、外修坯,無須人工十預,這樣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無需制作修坯芯子,降低了成本。由于是程序控制,異形(寶塔形、腰鼓形、其他組合形)的產品生產成為可能,擴大了產品結構;自動修坯,職工的勞動強度明顯減輕。程序控制,只需設置參考點尺寸,避免了安裝樣板、對刀的繁瑣步驟。
(3)設備的優勢。內、外數控修坯機(機械部分由醋陵東風機械廠制造,數控部分采用航天數控集團公司的數控系統CASVUC-001T )采用手動和自動相結合;具有圖形顯示功能,完善的保護功能,除對過流、過載、過壓的保護外,當程序運行出錯時,自動停車并顯示錯誤信息。同時具備點切削和圓弧加工的能力,程序可循環,適應不同的刀具形狀。還有自動返回原始參考點,無累積誤差。最突出的特點是操作簡單,人機界而好,程序編制簡單的特點。一般職工經過短期培訓,均可熟練掌握其操作技術;從而為其大力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內、外數控修坯機具有其獨到之處。進刀均勻,尺寸精確,勞動強度低,接口數少,操作簡單,班產量高,是電瓷行業濕法蔡體成型的重要設備,它完全可代替過去傳統的外仿設備和接坯成型力一法。但它還不能完全替代橫式修坯,因為對于細桿徑的產品它還有不足的地力一。但從長遠來看,它的出現,是對傳統修坯力一法的一次革命,它必將為電瓷生產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將推動電瓷行業的大發展。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