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近幾年來,PLC因其可靠性高、編程簡單、抗干擾強等優點在工業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PLC在人機交互性能方面較弱,而工業控制計算機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及控制決策能力,因此,將二者結合起來可有效實現整個生產過程的綜合控制。
本文所介紹的PLC通信技術應用于由PLC與工業控制計算機組成的膠帶運輸實時監控系統。該系統采用上下位機主從式結構,PLC作為下位機完成工業現場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分站控制功能;上位機采用工業控制計算機實現數據的顯示、報警等功能。該系統可實現膠帶運輸過程中的模擬顯示、故障報警、實時控制等。
2 通信方式
該系統采用華光公司的SU-6系列PLC,通信方式采用串行通信,通信接口均為PLC與工業控制計算機上的RS232接口。但是由于RS232采用非平衡方式傳輸數據,傳輸距離近,而膠帶輸送機趨向大功率、長距離,且單機監測信息量多,控制要求復雜,直接采用RS232方式不能滿足傳輸距離要求。因此,采用RS485方式。因為RS485采用平衡差動式進行數據傳輸,適合于遠距離傳輸,并具有較強抗干擾能力。式中:RS232與RS485之間的信號轉換采用通信轉換器,總體通信結構如圖1所示。
3 通信規程
SU-6系列PLC串行通信采用半雙工異步傳送,支持CCM通信協議,并具有以下功能:(1)上位通信功能;(2)主局功能;(3)一對一功能;(4)無協議串行通信功能。以上功能可以實現PLC的寄存器和內部繼電器的讀入和寫出、傳送狀態的跟蹤等。由于CCM協議采用主從通信方式,所以通信過程中由主局保持主動權,向子局發出呼叫,并通過向子局發送命令幀來控制數據傳送的方向、格式和內容;子局對得到的主局呼叫作出響應,并根據命令幀要求進行數據傳輸。由于在膠帶運輸控制系統中要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寫入雙向操作,因此采用一對一方式,工業控制計算機作為主局,PLC作為子局。
數據傳輸過程以主局向子局寫入數據為例,如圖2所示,通信是主局向子局提出呼叫開始,子局作出應答以建立連接,主局接到應答后,向子局發送首標,子局將依據首標各項要求與主局進行數據傳輸,在子局作出響應后,開始傳送數據,數據以128字節(ASCⅡ方式)為單位進行分組傳送,最后主局發送EOF信號結束本次通信。其中,首標作為命令幀,規定了數據傳送方向、數據操作起始地址及數據傳送量等。
在進行數據通信時,通信應答時間決定了系統讀寫速度,而作為主局的計算機通信時間因上位計算機類型、PC掃描時間、PLC數據通信接口模塊應答延遲時間設定值、波特率、數據傳送量的不同而不同。其中,PC掃描時間與應答延遲時間對通信時間的影響:當PC掃描時間比應答延遲時間短時,前者對通信時間沒有影響;反之,當PC掃描時間比應答延遲時間長時,在計算總通信時間時,采用PC掃描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總通信時間=A+B+C+D
式中:A、B、C、D分別為呼叫發送/應答時間、首標發送/應答時間、數據發送/應答時間、通信結束應答時間。以數據發送時間為例:
數據發送時間=數據傳送字符數×通信時間/字符+PC掃描時間
數據通信中,數據傳送量因采用的傳送方式不同而不同。傳送方式支持ASCⅡ碼和二進制兩種。其中ASCⅡ碼是用8bit表示數字、字母等,因此采用它來進行數據通信時,一字節二進制數要由兩字節ASCⅡ來表示,實際傳輸量就是采用二進制數據通信的兩倍。而在膠帶運輸系統中要求較強的可靠性和實時性,為提高通信速率,更好地實現實時監控,選用二進制傳輸方式,波特率選用9600bps,并采用奇校驗,通信時間/字符為1ms/字符。
(審核編輯: 智匯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