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銑削中,通常由數控系統從對刀點開始控制刀位點運動,編程時需對刀具的刀位點軌跡進行數值計算,才能加工出不同要求的零件輪廓,這樣既繁瑣又不易保證加工精度。使用刀具半徑補償功能時,直接按零件輪廓尺寸編程,不需要計算刀具中心的運動軌跡。即使刀具因磨損、重磨、換新刀而引起的刀具直徑改變也不需修改程序,只需要更改刀具參數中刀具的半徑補償值。
1 刀具半徑補償
1.1 刀具半徑補償指令
(1)刀具半徑左補償G4l,如圖1所示。沿著刀具的前進的方向看(假設工件不動),刀具位于工件輪廓左側的半徑補償。
圖1刀具半徑左補償
(2)刀具半徑右補償G42,如圖2所示。沿著刀具的前進的方向看(假設工件不動),刀具位于工件輪廓右側的半徑補償。
圖2刀具半徑右補償
(3)取消刀具半徑補償G40。
1.2 方法
編程時,使用非零的D##代(D01-D32)選擇正確的刀具偏置寄存器號,其偏置量(即補償值放在如圖3相對應P的位置)的大小通過cRT/MDI操作面板在對應的偏置寄存器號中設定。在粗加工時,將補償值沒為D=R+△,其中R為刀具的半徑,△為精加工余量,這樣在粗加工完成后,形成的工件輪廓加工尺寸理論上要比實際輪廓每邊都大△。在精加工時,通過測量值設定補償值,這樣,零件加工完成后,即可得到實際加工輪廓。
2 刀具補償值未設定
應用舉例:選用矽10 mm的立銑刀來加工零件外形輪廓。
這是實際生產中的圖形,編程方法很多,如果沒有使用刀具半徑補償值的話,只能按照軌跡進行切削,其實編程是按照刀具中心進行編程的,這樣就需要根據零件圖計算出刀具中心所經過的各點來編寫出下程序:
這樣編程有一個很不好解決的問題,就是刀具中心軌跡非常難計算,這里的例子是很簡單的,如果圖形相當復雜,再加上有曲面的就沒法計算出刀具的軌跡了,也很難保證加工精度。如果建立刀具補償值就十分簡單了,無論多么復雜的圖形都能加工出來。
3 刀具補償值的設定
同樣的應用舉例:選用西10mm的立銑刀來加工如圖4所示的零件外形輪廓。如果使用刀具半徑補償功能,刀具自動偏離一定的值(刀具半徑+余量),這樣我們只要按照零件的實際輪廓編程就簡單多了。
表面上看程序并沒有簡化,但實際上編程已經簡單多了,使用刀具補償功能按照零件輪廓編程,不使用刀具補償功能按照刀具中心編程,所以各坐標點不用再計算了,可直接按照零件的輪廓進行編程。
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有很多因素影響零件的尺寸值,這時可通過改變刀具補償值可控制零件的加工精度。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