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更替,涌現出了無數“黑馬”,在手機芯片市場,也有那么一匹“黑馬”,它就是聯發科。
從DVD芯片生產商轉型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芯片生產商,它只用了幾年時間,在智能手機還未出現時,聯發科幾乎完全壟斷了整個山寨手機芯片行業,但是近兩年來,聯發科的智能手機芯片之路似乎并不那么順。
Helio X30量產延期 陷入困境
2016年9月,聯發科副董事長謝清江宣布Helio X30處理器的10nm制程工藝,欲借此沖擊高端市場,將此處理器代工生產交與臺積電,但在不久之后,就有消息從臺積電傳出,10nm工藝良品率不足。這意味著產品產能不足,量產將延期,隨后不久,vivo、oppo等手機廠商轉而投入其對手-高通“懷中”。同時,小米也放棄了聯發科的處理器,轉而自主研發澎湃芯片。在此之前,vivo和oppo曾與聯發科多次合作,并且于2016年直接幫助聯發科營收創下歷史次高,而今,大客戶的流失,對于聯發科來說可謂損失慘重。
2016年,高通驍龍625和驍龍430的發布,對于市場的沖擊更大,不僅高端芯片市場被高通占據,中低端市場也逐漸偏向于高通,這對于聯發科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同時今年高通發布的驍龍835以及驍龍660,似乎又給智能手機芯片市場添了一把火。
隨著魅族、Vivo、Oppo等手機廠商紛紛趨向于高通驍龍600以上的處理器,聯發科的中低端市場越發岌岌可危。
“前狼后虎”來勢洶洶
從2017年第二季度聯發科財報來看,營收額高達19.4億美元,同比下滑19.9%,同時其凈利潤也大幅度下滑,創下歷史新低,由此來看,聯發科Helio X30處理器量產失利似乎是一根導火索,正影響著聯發科整體的發展,預測未來半年聯發科將面臨的問題如下:
其一,高通發布的驍龍835處理器借三星S8已經證明,其性能優于聯發科X30處理器,可以看出即使聯發科解決量產問題,未來的市場也不會太好。如果高通借此機會通過對高通驍龍600以上的處理器降價的方式侵占中低端市場,那么聯發科中低端市場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其二,華為、小米等手機企業開始自主研發處理器,雖然未必會成功,但是其公司一部分產品肯定會采用自主研發物品,這就縮小了整個市場的訂單。
其三,紫光集團旗下的手機芯片廠商展訊將芯片殺到比聯發科還低的價格,意在搶奪手機芯片市場的中低端份額,與此同時,為緊追聯發科的腳步,展訊已經開始與英國戴樂格半導體聯手研發智能手機芯片。
總而言之,聯發科正處于“前狼后虎”的狀態,形勢不容樂觀。
爆發且反攻 前景是否依然?
2017年上半年時間,手機市場幾乎沒有見到幾款手機搭載聯發科處理器,面對這樣的狀況,聯發科似乎開始逐漸爆發與反攻了。
8月29日,聯發科正式發布了兩款新處理器,分別為Helio P23、Helio P30,變化巨大,除CPU外其余幾乎都有改變。
據了解,P23、P30使用16nm工藝制造,性能在原基礎上大幅度提升,而上市時間也定在第四季度,但目前還未傳出有手機廠商準備與其合作的消息。
去年11月底,聯發科宣布進軍自動駕駛汽車芯片市場,聯發科副總經理暨新事業發展本部總經理徐敬全也表示,聯發科將以提供自動駕駛汽車芯片的方式與合作伙伴合作,協助合作伙伴解決汽車系統軟硬件問題,預計將會在2020年左右推出新產品。
不過據業者透露,聯發科之類的手機芯片廠商想要徹底進軍自動駕駛芯片行業,還需要突破層層壁壘,不但要解決汽車可靠性與穩定性的要求,還要解決車輛各項核心數據問題。這對于聯發科來說,挑戰不言而喻。
由此來看,聯發科也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雖然目前處于困境中,但是未來的前景還是可期的。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