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產品的增多,數控生產中存在以下的問題:
(1)生產效率低:程序在控制面板上手工輸人,速度慢、準確性差,一些復雜程序有數百甚至上千行,輸完后再校驗模擬,往往要消耗很多時間,在其它數控機床上再次調用時需要重新輸人。
(2)缺乏數控程序的驗證和持續改進:數控程序在機床上調試更改后,不能及時將更改信息反饋給編程人員,容易因信息滯后而造成質量事故。
(3)人量數控程序和機床數據不便于積累、備份和存檔管理,不利于機床維修和快速恢復機床數據。
針對以上問題,根據有關文獻,研究采用RS-232C串行接門,實現PC機與數控機床的雙向通信,完成數控加工程序和數據的傳輸。
1 通信的方法
1.1 硬件的配置
西門子SINUMERIK 810D數控車床;
串口數據線;臺式計算機(486以上IBM兼容機)或筆記本電腦。
接口類型:9芯(DB-9)或25芯(DB-25)RS-232C串口(兩種串口類型電氣特性相同)。
串口數據線有三種 :9針-9針數據線、9針25針數據線和25針-25針數據線,根據機床和電腦端口選擇相應數據線,具體接線方式可參考PCIN軟件(V24一INI菜單中選擇WIREI AYOUT)或西門子操作手冊中有關接線說明。最簡單的接線方式可以只有3條線,即將地、接收數據和發送數據三腳交叉相連。
一些市售的串口交叉數據線就只有3線,這種數據線只能用于不需要握手協議的串行通訊,如傳輸程序、參數等文本文件(ASCII-file),無法在線加工或傳輸二進制文件(binary file)。
1.2 軟件的配置 西門子通信軟件PCIN4-43或以上版本,DOS操作系統。WIN98以上操作系統可使用WIN—PCIN或wINDOwS附件中的超級終端程序。
1.3 參數的設定
1.3.1 PCIN端參數設置:在PCIN的第一菜單欄:V24一INI中設置參數(使用上下光標鍵選擇菜單,左右光標鍵選擇參數,回車鍵確認).
需要說明的是:歐美設備數據位(DATA BITS)一般為8位,日本設備一般為7位。 在線加工或傳輸PLC程序時,為保證數據傳輸的同步性,PC(二進制)格式要選擇開(BINFII EON),傳輸文本文件(程序)時則設為BINFII EOFF。
1.3.2 機床數控系統的參數設定 在數控系統集成面板上選擇“SERVICES”服務操作區,按DATA OUT(數據讀出),進人數據輸出菜單,用豎向軟鍵選擇接口:“RS-232用戶接口”,按“SET”設置接口參數。SINUMERIK 810D系統有2個RS-232串口,25針串行接口分配為COM1,9針串行接口分配為COM2,使用時要注意將COM NUMBER設置為相應端口號,其余參數設置與PCIN端相同。
1.3.3 數據流控制的設定 數據流控制也稱為“握手協議”,數據在通訊時用協議控制數據傳輸,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PC機中常用的兩種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軟件流控制XON/XO—FF。西門子810D/840D系統采用RTS/CTS控制,因此在PCIN設置中,XON/XOFF應設定為OFF,并將電纜線兩端的RTS、CTS線對應相連。FANUC系統一般采用XON/XOFF軟件流控制。
1.4 傳輸規則的設定 采用PCIN傳輸時,如果要將計算機中的程序輸人數控系統.在計算機上所編的程序必須加一個文件頭。否則可能會提示格式不正確,不能正常傳輸程序。程序以%開始,以%結束。
Siemens系統程序開頭格式的設定: %N-程序名-MPF; $PATH=/-N-MPF DIR 其中“程序名”必須符合西門子命名規則。“MPF”為擴展名,子程序的擴展名為“SPF”。行號可以不輸。程序中字母應大寫。
1.5 通信線路的連接 在通電之前把數據線兩頭分別連接到PC和數控機床的串口上。拔插數據線之前,一定要關閉計算機及數控機床電源,否則極易損壞機床和PC的RS一232接口。
1.6 數據傳輸方法 無論是數據備份還是數據恢復,傳輸的原則是:
準備接收數據的一方先準備好,處于接收狀態;
兩端參數設定一致。
1.6.1 由機床向PC機備份數據和程序
(1)啟動PCIN軟件,選擇DATA—IN,回車確認,在FII E NAME欄中輸人存盤路徑及文件名后回車確認。此時PC處于等待數據輸人狀態。
(2)機床端:在數控系統集成面板上選擇“SERVICES”服務操作區,按DATA oUT(數據輸出),進人數據輸出菜單,用豎向軟鍵選擇接口:“RS-232用戶”,選擇零件程序(主程序文件)和子程序或其它項目。按啟動即開始數據傳輸,傳輸時會有字節數變化,直至結束。
1.6.2 由PC向機床傳輸備份數據和程序
(1)機床端:在數控系統集成面板上選擇“SERVICES”服務操作區,按DATA IN ,進人數據輸人菜單,用豎向軟鍵選擇接口:“RS-232用戶”。按啟動鍵等待數據輸人。
(2)啟動PCIN軟件,選擇DATA—OUT,回車確認,在FII E NAME欄中輸人要輸人的程序或文件后回車確認,即開始數據傳輸直至結束。
使用中要注意的問題:
(1)禁止帶電拔插數據線,插撥時至少有一端是斷電的,否則極易損壞機床和PC的RS232接口。
(2)使用臺式機時一定要將PC外殼或地線與機床地線連接,以防漏電燒壞機床串口。在信號線上串聯100~200 Q的電阻,可起到限流保護作用。
(3)為防止數據丟失,應經常對主程序、子程序、R參數、刀偏、零偏和設定參數等數據進 行備份,以便于維修和恢復。
(4)數控程序要以文本形式傳輸,選擇較低的串口傳輸率,格式要標準化。
(5)PC機的串口傳輸率最高可達128 000bps,一般數控系統無法達到,FANUC—Oi最高也只能達到19 200 bps。當傳輸不正常時,波特率可以設得低一些,如4 800bps,但要注意PC與機床設定要一致。
(6)串口通信距離不要超過15 m,否則會導致錯誤或無法傳輸。降低波特率可提高傳輸距離,避免通訊現場電磁干擾。
(7)筆記本電腦上使用一些USB to CoM線時可能會出現傳輸不正常,這主要與筆記本電壓低(臺式機上串口電壓為15 V,筆記本電腦USB輸出電壓6 V)有關。
(8)廠商采用的芯片質量也相當重要。原裝數據線采用國際名牌貼片元件(如PRoI IFIC科技的PI 芯片),其功耗較小,而兼容USB—CoM線往往用的是廉價芯片,做工用料較差,當輸出電流無法滿足數據線工作需要時,數據線就會信號出錯甚至無法正常工作。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