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能模仿人臂的某些動作功能,可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物件等,可以代替人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因此廣泛應用于電子、機械、冶金等行業。氣動機械手與其他控制方式的機械手相比,具有價格低廉、結構簡單、功率體積比高、無污染及抗干擾性強等特點。本文介紹一種基于PLC的氣動機械手,其具有使用靈活、控制方便、通用性好等特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柔性制造系統中工件分揀單元模塊為例,介紹氣動機械手的原理與功能以及在現實生產生活當中的應用。分揀單元的作用,是對工件進行分類,合格工件隨托盤傳送到下一站人庫,不合格工件由氣動機械手抓取投人廢品站。本文介紹的就是氣動機械手如何抓取工件投入廢品站的過程。
1 氣動機械手的基本結構和動作要求
該氣動機械手由4個氣缸組成,分別是止動氣缸、短程升降氣缸、轉換氣缸、無桿氣缸。可將原工作臺的物品搬運到相鄰的另一工作臺上,機械手的全部動作由氣缸驅動,氣缸由電磁閥控制。
機械手的升降、轉動,左右移動以及操作臺上托盤放行,分別是由短程氣缸、擺動氣缸、導向驅動裝置、止動氣缸配合各自的限位開關來完成。其中機械手抓取工件,是由機械手終端的氣動電磁閥來完成的,而工件是由托盤托住在傳送帶上運行。該機械手的控制要求,是按下啟動按鈕后,機械手按動作順序依次進行。其動作順序為:啟動→工件到達指定位置→機械手下降→機械手終端氣動電磁閥吸住工件→機械手上升→機械手擺動轉換方向→機械手向右移動→機械手下降→放下工件→機械手上升→機械手向左移動→機械手擺動復位。
分揀單元模塊的結構如圖1所示。
2 氣動系統的設計
根據機械手的動作要求和PLC所具有的控制特點,整個啟動系統就是要對4個氣缸進行順序控制,這里采用了4個雙電控先導式電磁閥,作為驅動氣缸的主控閥。另外,為控制各個動作的速度,各氣路安裝了可調單向節流閥進行調整。機械手的氣動原理如圖2所示。
3 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
3.1 PLC的I,O分配 本系統采用的是西門子PLC 200(40點)控制,24點輸入,16點輸出。外圍接線圖略、具體I/0分配如表1所列。
3.2軟件設計
由于該機械手的動作是自動有序進行的,因此編程序宜采用順序控制法。順序控制法的核心,就是順序功能圖,根據順序功能圖可輕而易舉編輯出梯形圖程序。
順序功能圖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步,有向連線,轉換條件和動作內容說明。
圖3、圖4為部分順序功能圖(機械手抓取工件過程,返回過程略)及其部分對應程序梯形圖。
4 結束語
該類氣動機械手在實際生產中應用廣泛,可以應用于小商品裝箱以及正品和廢品的分揀、也可用于把在一個操作臺上加工完的工件,抓取放到另一個操作臺上繼續加工等。例如香皂的裝箱過程,應用氣動機械手并配以適當的壓力傳感器,將有香皂的皂盒人箱,無香皂的皂盒投人廢品站。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