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RFID技術將成為“智能工廠”的一個重要應用。它實現了組件、零部件等“物品”,通過制造系統在云端托管,實現實時通信。
在歐洲,我們稱之為工業4.0,網絡物理系統和“物聯網”。在美國,它是智能制造領導聯盟或工業網絡下的一個組成部分。然而,我們在都說同樣的事情–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未來的可視化制造—“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業內專家說我們能在未來的二十年中會看到機器、原材料和產品在物聯網通信協同下驅動生產。換句話說,產品將生產過程中獨立地找到自己的前進路徑。目標是高度靈活的,個性化的大規模生產將帶來成本效益。
對此,Fairfield集團的總經理Mark Lynch說:“我們曾與西門子在寶馬項目有過合作,最近正在使用RFID技術服務于大規模的制造項目,包括滿足客戶的定制要求。RFID標簽安裝在寶馬英國工廠每條引擎線上。RFID確保了大規模的生產線順暢運行,沒有經常性的中斷,同時又滿足了高端客戶的對寶馬車的定制需求。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工業4.0最經典的案例。”
未來的智能工廠將依托互聯網技術,如RFID技術,使“物品”,如組件、零部件等,通過制造系統在云端托管。每一個項目或“物品”,預計將有自己的IP地址。
RFID技術與Web技術在過去的70年一直是獨立的發展。最早使用RFID技術的事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秘密項目開發的一個系統,用以確定過來方向的飛機是的朋友或敵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看到這兩個技術的結合,充分連接網絡和物理世界。
我們都經歷了革命性的沖擊,自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互聯網沖擊了文化和商業,但很少人知道如何完成RFID開發來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智能工廠的出現將成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