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工業4.0”在德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得到德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廣泛認同。其中,有的協會將其下屬的6~7個生產領域的研究所引入“工業4.0”概念,有不少領先企業已將“智能工廠”在“工業4.0”的主題下規劃了技術演進的發展計劃,并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系統和理念。我國在《中國制造2025》推動下各大企業開始逐步轉型。
中國石化智能工廠試點取得明顯成效。近3年時間,燕山石化、鎮海煉化、茂名石化、九江石化4家試點企業的先進控制投用率提高10%左右,生產數據自動數采率提升10%—20%,均達到90%以上;外排污染源自動監控率達到100%。企業生產組織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九江石化進行智能化改造后,員工總數減少12%,班組數量減少13%。
4家試點企業在原有信息系統建設基礎上,采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應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按照“數字化、可視化、模型化、集成化和自動化”的建設思路,對原有系統進行集成、完善、提升和深化應用,使企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其中九江石化建成煉化一體化全流程優化平臺,實現計劃、調度、操作的全過程優化,形成上下一體的協同生產、調度指揮新模式,形成智能工廠模式,2014年累計增效2.2億元。
在智能工廠,每個生產環節清晰可見、高度透明:信息和生產組成了一個密切相關的網絡。整個車間悄然高效地運轉,智能機器不僅彼此協作,還與遍布全球的員工、顧客和客戶以及智能分析動態系統進行協作,它們分布在整條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智能化建設還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九江石化實現HSE系統全員、全過程安全管理,投用HSE觀察卡3.85萬個,建立了35處廢水、15處廢氣、16處噪聲、3處環境空氣等環境實時在線監測點,環境信息通過“環保地圖”實時展示,外排達標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處于集團公司先進水平。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