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數控設備使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機電一體化產品,其技術先進、結構復雜、價格昂貴,在各行各業的生產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數控機床參數用于調整機床功能,是機床廠家根據機床特點設定的,決定數控機床的功能和控制精度,是保證數控機床正常工作的關鍵,一旦參數丟失或誤改動,容易使機床的某些功能不能實現或系統混亂甚至癱瘓,如軸補償數據,是根據每臺機床的實際情況確定的,即便是同廠家、同型號的兩臺機床,也是不一樣的,一旦丟失,就需要用激光干涉儀重新進行檢測、補償,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給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所以在數控機床安裝調試完畢或進行重大調整后,進行正確、完整、有效的參數備份是非常必要的。
1、參數恢復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當參數發生改變和丟失時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參數的恢復。
1.1根據故障現象進行正確的參數設置
這種方法適合處理許多常見的機床故障,例如主軸準停位置的調整,機床原點位置的調整,補償反向間隙,螺距補償參數設置等等。但是由于數控系統的參數數量非常相當龐大,當參數大范圍丟失和改變時,最好借助于參數的備份與回裝完成參數的恢復任務,這樣既簡單又可以保證準確性。
1.2利用機床的備份數據進行參數的下載和恢復
利用機床的備份數據進行恢復方法簡單易行,效率高,可靠性高,是進行參數恢復的主要手段。下面著重介紹針對不同數控系統數據備份的方法和步驟。
2、常見數控系統參數備份和參數恢復的方法與步驟
2.1SINUMERIK 802D SL的參數備份與回裝
SINUMERIK 802D SL的參數可以在系統內部備份,也可在CF卡上備份,或在計算機硬盤上備份。在機床調試完畢后,應備份以下數據:
機床數據(文本格式)/螺距誤差補償(文本格式)/刀具數據(文本格式)
開機調試存檔(NC/PLC)包括NC、PLC、驅動器的所用數據
開機調試存檔(HMI)包括語言、在線幫助、用戶開機畫面
PLC-項目包括PLC備份及用戶報警文本
2.1.1數據內部備份
802Dsl配備了閃存和靜態存儲器(由高能電容維持信息)。數據的內部備份可以通過“數據存儲”軟菜單鍵實現。但是內部備份的數據不包括PLC應用程序和用戶報警文本,PLC應用程序和報警文本均直接存儲在閃存內。“內部數據備份”是將靜態存儲器中所有生效數據存儲到閃存中。
802Dsl在上電自檢時,對靜態存儲器的進行檢測,如果存儲器掉電,則系統會自動將閃存內存儲的數據復制到靜態存儲器中,并且會有提示報警:04062-存儲數據已經加載.
2.1.2存儲到CF卡上
在CF卡上備份數據只需在802D SL 操作:選中需要備份的數據,用軟菜單鍵[復制]后,進入[客戶CF卡]菜單,用[粘貼]鍵即可將備份文件復制到CF卡上。
2.1.3存儲到外部計算機硬盤上
首先利用準備好的“802Dsl調試電纜”將計算機和802Dsl的COM1 連接起來:從WINDOWS的“開始”中找到通訊工具軟件RCS,并啟動:在Control 802D中找到需要備份的文件后,用鼠標將其拖到計算機的目錄下即可。
2.2SINUMERIK 840D系統的參數備份與恢復
SINUMERIK 840D系統本身的硬件配置也不近相同,對于MMC103、PCU50和PCU70來說,可以選擇硬盤備份、軟盤備份、NC卡備份和數據外部備份等多種數據備份形式,而對于PCU20及以下配置則由于本身沒有硬盤不能選擇硬盤備份。下面主要介紹常用的硬盤備份,硬盤備份還可以分為系列備份和分區備份兩種類型。
2.2.1系列備份與數據查看
在840D主界面中有6個分區,數據管理功能的各種操作主要位于Service區。通過用戶擴展鍵,可以打開系列備份的對話框,其具體步驟如下:
數據備份后,需要進行數據查看,以確定數據備份的內容是否正確。具體步驟如下:
2.2.2分區備份與數據查看
分區備份只能針對NC數據進行備份,備份后的文件可以進行編輯。備份的步驟如下:
備份成功后,查看步驟如系列備份查看方法相似,不再累述。
2.2.3系列備份與分區備份的區別
系列備份可以針對NC/PLC以及MMC/PCU中的文件,且所備份的文件類型為*.ARC.該備份文件不能進行編輯,而且當數據回裝時,只能針對相同版本的數據進行回裝。
分區備份只能針對NC中的文件進行備份,所備份的文件類型為:*.INI。該備份文件可以進行編輯、修改、保存,且不同版本的系統也可以進行回裝,如對絲杠螺距誤差補償單個文件的傳輸,則能夠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2.2.4數據的回裝
在數據回裝時,需要先裝NC數據,再裝PLC數據,否則可能會引起出錯報警。
(1)系列備份數據回裝步驟:
(2)分區備份數據回裝
進行分區備份數據回裝時,需要進行兩步工作,首先選擇備份數據所在的文件夾,然后選擇需要回裝的文件。具體步驟如下:
2.3Fanuc i系統的參數備份與回裝
對于Fanuc i系統可以使用CF卡進行數據傳輸,也可以使用RS232接口進行數據傳輸。
2.3.1數據備份方法與步驟 (1)將PC機或CF卡與數控機床連接好,如果使用CF卡,在Setting畫面I/O通道一項中設定I/O=4。如果使用RS232接口則根據硬件連接情況設定I/O=0或I/O=1。
(2)計算機側裝好相應的通訊軟件,例如DNC軟件或PC IN軟件,并起動該軟件。
(3)在系統側選擇EDIT模式,并通過參數設定輸出代碼(ISO或EIA)
(4)按下功能鍵SYSTEM,按軟鍵PARAM,按操作軟件,按操作擴展鍵,再按軟件輸出,按下軟件ALL,然后按執行。備份數據將按照已設置好的格式輸出。
2.3.2數據回裝方法與步驟
(1)系統側選擇編輯模式,并在SETTING畫面中,將PWE值改為1,這時機床會出現P/S100報警,這并不影響數據傳輸。
(2)為了確保安全,需要按下系統急停按鈕。
(3)按下功能鍵SYSTEM,按軟鍵PARAM,按軟鍵操作,按操作擴展鍵,再按軟件INPUT,然后按執行。當畫面右下腳的INPUT字樣消失時,說明參數輸入完成。
(4)在回到SETTING界面中,將PWE改為0,重新啟動系統。報警消失,參數傳輸過程結束。
從以上的闡述可以看出,對于不同的數控系統其參數備份方式是不同的,即使都為SIEMENS的數控系統,SINUMERIKE 802D SL系統和SINUMERIKE 840D系統的參數備份方式也相差很大,FANUNC 0系統還要手動輸入900號以后的特殊參數。所以針對不同的數控系統,在進行參數備份前,最好先查閱其調試手冊或維修說明書,保證所備份參數完整、正確、效性。
3、結論
本文根據數控維修過程中的實踐經驗,系統分析了在數控機床中常見的參數丟失的原因和恢復方法并歸納總結了幾種常見數控系統的參數備份與回裝的步驟。雖然這些方法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在具體到某個機床的某個故障時,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運用,希望本文介紹的方法可以為數控設備維修工作的初學者提供一點參考。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