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試驗是集航空理論、飛行技術、試驗技術、數據處理、人機工程等多種專業于一身,科學性、探索性、實踐性和風險性極強的系統工程。飛行試驗主要包括試飛管理、試飛方法與理論研究和應用、試飛駕駛、試飛測試與數據處理、試飛設備與設施研制和使用、試飛維護保障等方面。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是我國唯一的經國家授權的承擔軍用飛機、直升機、發動機、機載設備等航空產品國家級鑒定試飛和民機適航審定試飛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國家授權的飛機適航認可實驗室。伴隨著系列民機型號的定型試飛,試飛中心不斷提高戰略定位,優化科研管理,科學組織飛行,確保了試飛任務圓滿完成,使我國航空工業與世界航空強國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同臺競技”,試飛中心也向著“打造世界一流試飛機構”的宏偉目標闊步前行。
構建民機試飛技術體系
民機試飛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列工程,分為申請人試飛(包括首飛、研制試飛、表明符合性試飛、飛行模擬機數據提取試飛、試飛員/飛行員訓練試飛)、局方試飛等,試飛科目包括性能、操穩、飛控、液壓、起落架、振動、顫振、結構載荷、起落架擺振、發動機、APU、燃油、防火、通信、導航、電源、空氣管理、自動飛行、防冰除雨、指示記錄、氧氣、氣源、噪聲、最小機組、主最小設備清單、功能和可靠性等。
民機試飛面臨著很多新的技術,很多科目都是在國內首次進行,且風險科目眾多,需要不斷識別并解決試飛關鍵技術,涉及專業交叉、內容復雜、技術難度大,有許多國內從未進行過的特殊氣象與環境下的科目;排故、摸底、設計更改、技術攻關、軟件升級檢飛等研發試飛,與機上功能試驗、MOC5/MOC7試驗、申請人表明符合性試飛、局方試飛穿插進行,試飛組織實施難度大;且試飛周期緊,時間節點要求嚴格,繁重的試飛任務要求不斷提高試飛管理水平,以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來提升試飛能力。
以ARJ21-700飛機試飛為例,試飛中心成立了型號辦,抽調一批技術骨干,組建了試飛技術團隊。在型號辦的組織下開始試飛技術準備,對結構載荷、顫振等試飛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利用模型自由飛試驗獲取飛機失速及改出特性;根據試飛任務特點,開展試飛技術改造工作;組建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團隊,并按照審查組要求送到航線積累經驗,進行民機試飛駕駛技術培訓;組建機務維護隊伍,進行民機維護技術培訓,儲備機務維護人才,為試飛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奠定了人力資源基礎。試飛中心培養了一支掌握民機試飛先進技術的人才隊伍,建立了全面系統的民機試飛技術體系,為我國大飛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立民機試飛管理體系
民用飛機的試飛管理,是一項綜合、復雜的大系統項目管理,涉及技術管理、計劃管理、經費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試飛組織管理、適航管理等,是以適航理念、適航管理為準則,以試飛管理為核心的全項目系統工程管理。
以ARJ21-700飛機為例,試飛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和運作機制,吸取多年試飛中形成的管理經驗,結合新支線飛機特點積極完善和改進相關管理文件,引入國際民機適航安全管理元素,不斷完善新支線的試飛現場及安全管理程序。
具體來講,試飛中心認真分析軍民機試飛組織管理的差別,在原有試飛質量體系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ARJ21-700飛機試飛管理規定”,并演化為試飛中心的民機試飛程序文件和組織管理體系;按照適航要求建立了ARJ21-700飛機安全委員會、安全評審委員會,形成了民機試飛安全體系;按照審查組要求制訂了適航審查、制造符合性檢查程序,形成了民機試飛審查程序;按照審查組要求編制了試飛大綱、改裝方案、試飛任務單、風險評估單、科目工作單、航前航后檢查單、試飛報告編制要求與模板,形成了一整套民機試飛文件的標準模板,建立了符合民航局要求的現代適航試飛體系。同時,試飛中心在具體工作中成立了民機型號辦和試飛總師系統;成立了試飛行政指揮系統、質量師系統;成立了課題組、測試組和改裝隊伍;成立了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團隊;經審查組批準任命試飛適航委任工程代表,逐步完成了適航審定試飛體系的建立。
打造民機試飛優勢地位
通過ARJ21-700飛機試飛,試飛中心先后攻克了失速、顫振、大側風、最小離地速度、最小操縱速度等一批高難度、高風險試飛科目;圓滿完成了高寒、高溫高濕、高原、大側風等一批特殊環境條件科目;填補了濺水、排液、排煙、噪聲、擺振等一批國內民機試飛技術空白。通過新支線試飛項目,目前我國民機的試飛技術與波音、空客處于同一個量級水平,與世界最先進的試飛技術接軌;我國第一次建立了全面系統的民機試飛體系,創建了我國民機試飛完整的技術體系,全面重建了民機試飛的組織管理體系,創造了多個民機試飛的歷史新紀錄,涌現出一批高素質的民機試飛技術與管理專家,為C919大型客機試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ARJ21-700飛機的適航審定試飛工作為契機,經過CAAC與FAA的幫助與錘煉,以國際一流試飛標準為目標,試飛中心創造了我國民機試飛領域新的輝煌,在民機適航審定試飛體系的建設、試飛規劃、試飛設計、飛行組織和風險控制、人才培養以及民機試飛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進一步奠定了民機適航審定試飛領域的優勢地位。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