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點布局智能制造
中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市場。相關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5.6萬臺,連續2年行業增速在50%以上,行業進入成長期。同時,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遠低于主要發達國家,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說:“金融危機后幾乎所有的產業和行業都處于下馬狀態,唯獨機器人在增長,機器人產業發展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誰搶占了先機,誰率先登臨產業制高點,誰就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
2009年,新松機器人捷足先登在創業板掛牌,并極富遠見地擇取了“機器人”作為股票簡稱。現在,機器人已成為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除了通用工業機器人之外,還陸續研發了潔凈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每一項都能占到很高的國內市場份額。
在調研時,公司品牌與公關部長哈恩晶向上證報記者展示了融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裝備和網絡信息技術三者為一體的數字化智能工廠。這個數字化智能工廠特點就是最大程度地實現了配件出庫、傳輸、上下料、裝配、焊接、打標、入庫、倉儲整個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制造技術化,真正做到了基本無人化或少人化。
難能可貴的是,與其他熱衷并購的企業不同,機器人的壯大主要倚靠自主研發,且一開始就定位于高端化。公司半年報顯示,隨著智慧產業園機器人數字化生產線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上半年已實現生產和銷售機器人1600余臺套,實現產值約20億元以上。預計全年銷售機器人3500余套,銷售收入將達到5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9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新松機器人工廠作為智能生產的樣本,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也為各行業提供完整的數字化制造解決方案,獲得寶馬、海信、機床、米其林、通用、駿馬公司等戰略合作伙伴的業務訂單,將業務拓展到新材料、動車、乳制品、農業機械制造等行業。
目前,機器人開始將重心轉向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籌劃全產業布局。今年5月,公司與沈陽創業投資管理集團等機構共同出資成立了新松智能驅動,發力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今年6月,機器人再融資項目獲證監會核準批復,擬募資30億元用于工業機器人項目、特種機器人項目、高端裝備項目與3D打印、數字化工廠項目等。
創新驅動劍指世界巨頭
機器人的底氣,源自持久不懈的自主創新。
機器人總裁曲道奎總結公司的3個“80”:技術研發人員占全體員工80%以上,新產品占總銷售額的80%以上,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的80個第一。機器人目前擁有600多項國家專利,取得10項軟件產品著作權,制定了5項國家標準和幾十項企業標準。
半年報顯示,2015年,公司重點開展晶圓輸送自動化部件(真空機械手、大氣機械手和EFEM)的關鍵技術和產業化技術研究;攻克了在真空(超凈)環境下的大間隙直接驅動電機和控制等共性關鍵技術。目前完成了10種大氣機械手,8種真空機械手及2種EFEM產品開發,實現了潔凈機械手等產品的批量應用,其中真空機械手、EFEM產品已出口到中國臺灣。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