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馬公司提供了一種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概念想象圖
克拉托斯公司公布的XQ-58A無人機模型
美空軍在2017年5月公布的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技術項目驗證機圖片
洛馬公司在2017年4月10日首次公布其與AFRL等聯合進行的“海弗-空襲者”技術演示驗證試飛情況。圖中上方的F-16作為有人駕駛長機,下方的F-16變穩試驗機則扮演UCAV。
8月31日,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道了美國洛馬公司“臭鼬工廠”對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的看法。
目前,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克拉托斯防務與安保解決方案公司在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發展方面已處于業界領先地位。2015年7月,該公司在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的“低成本可消耗打擊演示驗證”(LCASD)項目競爭中,擊敗其他6個業界團隊贏得了合同。根據合同,該公司將發展、制造和試飛其XQ-58A“戰神婢女”(Valkyrie)無人機。此外,該公司的UTAP-22“灰鯖鯊”(Mako)無人僚機已參加了美軍的演習。
洛馬公司是被克拉托斯防務與安保解決方案公司擊敗的企業之一。但是,該公司的先進技術研發部門——“臭鼬工廠”仍看好可消耗無人機的前景,因為除了美空軍外,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和美海軍也在探索它們各自的概念,這使它認為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有“許多機會”。洛馬公司正繼續投資發展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平臺,期待有朝一日這些無人機能伴隨諸如F-35等有人駕駛戰斗機展開作戰行動。
在過去的十年中,洛馬公司一直在推動自主飛控系統技術的成熟,使之可支撐有人駕駛作戰飛機與無人作戰飛機(UCAV)之間形成合作式編組。2017年4月,該公司公布了AFRL支持的“海弗-空襲者”(Have Raider)系列技術演示驗證項目的一些情況。在演示驗證中,該公司利用F-16戰斗機扮演UCAV,演示了其自主飛行算法取得顯著進步,使扮演無人機的F-16能夠持續快速、自主地響應或適應未預見的障礙和威脅,同時仍完成其模擬任務。
“臭鼬工廠”的“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小組由項目經理喬伊·波科拉(Joe Pokora)領導,正在設計可選重復使用平臺,并將為該平臺綜合“海弗-空襲者”技術演示驗證項目所證明的技術。該小組設計的可消耗無人機將利用先進的制造工藝和不同的材料來降低成本,此外根據波科拉透露的信息,該機將可中亞聲速或高亞聲速飛行,采用高效的渦扇發動機,任務航程超過2500英里(4020千米);可多次使用,也足夠便宜以在必要時一次性使用。波科拉說:“我們已發展多種可消耗飛機設計,并繼續聚焦于提供一型不昂貴、可選重復使用、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不相信某種單一的平臺會是答案,它應是一組與戰場上其他空中、地面和太空系統一起工作的無人機。”該機可能獨立自行自己的任務,或通過在更大的有人機和無人機混編打擊群中通過自主合作、數據鏈通信執行任務。洛馬公司對于發展伴隨F-35戰斗機使用的某種“忠誠僚機”尤有興趣。
在這一領域,洛馬公司不只要面對克拉托斯公司的競爭,諾格公司、極光飛行科學公司和波音公司都已按照AFRL授予的小額研究合同,發展它們自己的可消耗飛機概念。洛馬公司正宣揚其獨特性——現代化的低成本制造工藝和使用美軍支持的開放式系統架構標準。波科拉說:“開放式系統架構允許我們利用商業計算的進步;在拓展無人機能力的同時降低成本和縮短周期。機體成本是常被關注的,‘臭鼬工廠’還關注整個‘端到端’解決方案的經濟可承受性。一個低成本的機體僅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要想保持低成本還需要經濟有效地使用。”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