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中國、英國推進無人機登記制度后,聯合國想建一個全球的系統。
無人機黑飛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小了,飛入白宮、給國內外的機場帶來了多起安全事件,每次執法部門也不一定能抓到涉及的無人機飛手。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今年5月份曾指出,在飛機、機場、直升機周邊出現無人機的危險案例,每月都有100起。
在加強無人機監管上,包括美國、中國、英國都在推進無人機登記系統,要求登記用戶和持有的無人機信息,以便利于追蹤無人機和無人機飛手。
但現在,聯合國也想建立一個單獨的全球無人機登記系統,目的是無人機、飛手、運營商信息的實時獲取。看上去,聯合國是想把各國分散的無人機登記數據庫統合起來。在本月22-23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專題會議上,聯合國下屬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已經計劃提出這個項目的提案。
該專題會議議程包括對無人機的登記、追蹤,以及運用地理圍欄技術等。包括Google、亞馬遜、無人機開發商Rockwell Collins等公司會參與。
聯合國的擔憂是,各個國家推進自己的無人機登記系統。可能沒法統一管理信息,對于無人機廠商也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克里默告訴路透社稱:“無人機廠商們擔心,歐洲可能制訂一套規則,美國可能做了第二套,中國可能是第三套。他們就需要在這些不同環境下開發不同的無人機。”
暫時還不知道這個登記系統怎么運作、管理,也沒有定下來負責方。ICAO有可能是未來的負責方,它是聯合國屬下專責管理和發展國際民航事務的機構,負責航空標準以及程序制定。但它無法對各個國家提出監管,因而也很難說。
即便ICAO能勸說各個國家,將數據庫統合在一起,對于大量的民用無人機的監管可能也不順利。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5月份被華盛頓的一家法庭裁定,違反了2012年的一項法案,現在已經不被允許再對民用無人機進行監管。
不過,另外一方面,商用無人機其實在加強對于無人機的管理,用上了像地理圍欄建立禁飛區、要求用戶注冊以便進行管理。這些其實是在配合監管機構進行管理。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