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全球電量有19%用于照明,若要節省用電支出,在光源管理上采用綠色能源是最便捷的選擇。根據Displaysearch研究數據表示,2011年導光板市場將缺貨,去年12月以并購方式開展照明事業的技術授權公司Rambus也開始布局可光分布均勻、并可大量生產的導光板技術,本月(11)4日宣布,預計明年年中可量產,最終目標是在明年的第三季于終端市場推出單側光式LED電視商品。
LED照明燈產品銷售成績令人失望,終端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是重要原因。傳統導光板是透過光學網點或雷射技術制程制造,由于未能導入連續制程、加上厚度受限,成本一直無法下降。但Rambus照明與顯示技術部門策略發展事業處副總裁JosephMarcMcConnaughey說,LED市場最殘酷的成功關鍵就是降低成本,商用市場必須保證兩年內可回收先期成本。Rambus的光分布(MicroLens)技術可降低整體BOM成本,以40寸導光板為例,可比傳統節省30%的支出。
顆粒擠壓連續卷對卷(PelletExtrusionRoll-to-roll)制程并不特別新穎,但卻是第一次應用在導光板上。先將塑膠原料融化後,以模型滾壓方式,再經冷卻、切割。優點為導光板厚度可瘦身至0.3公厘,McConnaughey表示這樣的生產模式,供應鏈相對簡單,光均勻性可高達80%。此外,可依照所需的Microlens分布密度來決定使用何種模型,相對而言客制化程度較高。制作滾筒的公模合計成本約16萬美元、實際用於制程中的子模約2~3千美元,可使用2至4個星期,產出約200萬尺的導光板,成本較舊有制程低廉。不過,Microlens的分布密度越高,模型的使用期限也就越短。
不過,目前Rambus已與GE照明簽署的授權協議,初期主力還是著重于建筑與商業照明的平板LED照明系統。在實際產品的應用上,由于Microlens可以應用在曲面、調整光罩角度,相當適合應用在球型的照明產品中。目前已有做出懸掛式兩側發光的拱型產品、以及以側光方式控制角度的雙面式曲線的原型產品。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