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運營的所有民用噴氣機中,超過50%是波音飛機。可以看出,不管從銷售、客戶,還是從供應商生產系統的角度來看,中國都是波音至關重要的市場。近日,波音公司在北京發布了針對中國市場的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市場未來20年需要7240架新飛機,總價值1.1萬億美元,這一數據較去年的預測調高了6.3%。
蘭迪· 廷塞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很驕傲地提到:“每一年我們在中國的投資都會保持在8億到10億美元左右。”目前,波音所有的飛機制造項目都有中國的參與,目前全球在役的波音飛機共9000 架,這些飛機上都裝有中國制造的零部件。
波音在1997年發布的預測報告曾提出全球商業航空機隊規模是23000多架,目前看來實際數據是23500架。“盡管我們整體的數量預測得非常準確,但是從細節上看,還是有一些差距。當年我們低估了單通道飛機最終的規模,也低估了中國的發展潛力和低成本航空的發展空間。”波音民用飛機集團市場營銷副總裁蘭迪· 廷塞思同時也表達了對中國民機市場的信心和挑戰。
民機市場持續增長航空公司保持盈利
2008年以后,全球民航市場實現了非常強勁的增長,尤其是近幾年民航市場運輸量的增長率超越了長期的平均值,還超越了航空公司運力的增長速度,航空公司的客座率也更高了,這些也為航空公司帶來了更多利潤。波音預測,全球民航市場運輸量的增速依然是7%左右。貨運市場會持續復蘇,可實現年均7%的增長。而過去10年全球民航市場的增長,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中國市場帶來的。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GDP的年均增長速度是4.9%,中國運輸量增長率是5.9%。現在中國的民航市場的體量差不多是美國規模的40%,未來2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未來20年的整體需求占全球整體需求的近20%。蘭迪·廷塞思認為,與全球市場相同,中國市場也是以單通道飛機為主體,對寬體機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以波音787為代表的寬體機。中國飛機交付量近70%用于滿足增長的需求,基于這個增長,中國的商業機隊將從今天的3200架左右增長到20年以后的8200架左右。
據介紹,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增長型市場,大約70%的新飛機是用于滿足增長需求,剩下30%用于替換老舊機型。而中國的貨運市場曾經經歷了非常低迷的階段,現正處于復蘇的時期。波音預測,中國未來20年將需要180架新生產的貨機和440架客改貨的貨機,前者主要用于運輸一些大型貨物,后者主要用于滿足電商市場和郵遞包裹的需求。
中國遠程航線提速單通道飛機仍為主力
蘭迪·廷塞思說:“目前看來,單通道飛機仍是中國民航市場的主力機型和核心需求。中國的寬體機隊在過去幾年增長也非常顯著,占全球寬體機隊的11%,我們預測未來這個比例將增長到17%。另外,中國持續興建新的機場、跑道和空管系統的升級改建等,對于中國未來民航業的增長也是至關重要的。”蘭迪·廷塞斯還表示,盡管近幾年中國GDP增速放緩,但是民航業的增長還是在加速,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當中,服務業、第三產業更有效地拉動了航空業的增長。
目前看來,中國的四大航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通道飛機運營商,以波音737為代表的單通道飛機機隊還在高速增長,而“點對點”的航線也在快速增加。過去一年,中國的國內市場和地區國際市場共增加了250條不經停的直飛航線。另外,中國的遠程國際市場近幾年的增長速度也非常顯著,尤其是各大航空公司在中國的遠程市場上發展速度更快。如今在連接中國、進出中國的航線上,中國的航空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大于國外航空公司。目前,中國連接遠程海外市場的有18個城市,這種增長背后的一個驅動力來自于兩個主力的遠程機型:波音777和波音787,而中國也是全球波音787機隊最大的目的地國家。
蘭迪·廷塞思說:“我們預測未來20年全球經濟年均增長速度是2.8%,航空公司運送旅客的人數年均增速是4%,貨運量年均增速是4.2%,收入客公里年均增速是4.7%。換個角度理解這些數字,去年一年全球的旅客數是37億人次,20年以后這個數字將增長到85億人。航空公司將需要41030架新飛機,價值16.1萬億美元。其中需求的主體是單通道飛機,其次是寬體機。蘭迪·廷塞思在對于寬體機的未來展望說道:“目前,我們把寬體機市場劃分為三大部分,第一是200到300座的小型寬體機,包括波音787-8和波音787-9;第二是中大型寬體機,比如波音777;第三是未來20年大型貨機的需求將超過900架,比如波音777貨機和波音747-8貨機。”
低成本航空和高鐵提速的影響
在談到波音如何看待中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發展時,蘭迪· |廷塞思指出,低成本航空在中國是增長型的細分市場,波音737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最理想的運行機型,現在全球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比如說美國的西南航空、歐洲的瑞安和亞洲的獅航等等,都是主力運行波音737的運營商。另外,運營低成本航空重要的一點是運行單一機型的機隊。“我們在單通道飛機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比如說波音737 MAX7和空客A319相比,座位多12個,航程也更遠;波音737 |MAX8也比A320座位多12個。對于低成本航空運營的模式,從單一客艙構型、單一機隊來說,我們是要保證能夠為他們提供最正確的產品,不管是在哪個細分市場。”蘭迪· 廷塞思說。
關于高速鐵路建設再次提速,中國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市場是否受到影響,蘭迪· 廷塞思回答道:“我們目前評估的結果是,高鐵對于中國國內民航市場的影響大約是占到1%到2%的市場份額。未來,這個影響可能還會更小,我們認為整體不到1%。過去幾年從中國民航業國內航線的增長看,也說明了高鐵對民航業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其實大多數航空公司是把他們的飛機再重新進行了配置,比如我們看到一些航空公司在某一些航線上市場被高鐵搶占了,就把飛機轉運到別的一些更合適民航的航線上。”
事實上,高鐵和民航業對于中國經濟的增長都是至關重要的。可以看到高鐵和民航組成了一個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的發展。而經濟越發展,越能有力地推動這兩個交通方式的增長,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蘭迪· 廷塞思補充說:“事實上在很多地方,比如說虹橋樞紐或者是已經發生在歐洲的很多國家和市場上的航線,高鐵系統和民航系統能夠有效配合,把人們從小的地方拉到鐵路樞紐,再運送到民航的樞紐再飛到別的地方。”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