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生產的乙烯、丙烯、甲醇、丁二烯、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主要石化產品達1.128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同期美國產量為0.633億噸,占14%)。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石化行業仍將以6.2%的高速率持續增長。
中國的石化行業雖然相較國外石化業起步較晚,但有機會能夠選擇最新一代的石化煉油技術,包括霍尼韋爾UOP幾大領先技術,獲得更快的發展。巨大的國內需求,無與倫比的大型項目,加上政府的全面支持,也為中國石化行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石化產業的現在與未來
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和不斷提高的自給率
國內巨大的需求和增長潛力是中國目前和未來成為最大的石化生產中心的主要競爭因素。
在未來的3-5年內,中國預計將新增1-2億人口的中產階級,這將成為推動消費的關鍵因素。中國經濟6.5%左右的預期增長率,將產生穩定的石化需求,確保行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中國石化項目的大型化
目前舟山在建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旦建成,將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制化學品的煉化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該類項目之一。一期二期結束后煉油能力將達到每年4000萬噸。
政府政策的全方位支持
過去十年里,中國國內主要石化產品產量翻了三番。驚人的中國速度主要來自于政府的支持。
通常情況下,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世界級項目的啟動需要60個月以上的時間,而在中國通常只需30-36個月左右。在原油儲備及各方面的整體支持下,不單單是投資者,整個行業都能在1個甚至半個石化周期內獲得更快的回報,這大大降低了石化行業的常見固有長周期的風險。
我們非常希望這種情況能進一步持續下去,以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對整個價值鏈的信心,創造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
挑戰與機遇
盡管中國的需求增長潛力較大,但同時也面臨著各種風險和挑戰,比如過于依賴原油進口,不利于原料的穩定性。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和煉油石化行業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包括氮氧化物、可揮發性有機物等)相沖突。
為此,中國已經制定了應對這些挑戰的戰略,比如貿易中心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和發展新一代環保技術。霍尼韋爾都正在并將繼續深度參與中國政府的各大戰略布局中,幫助中國石化產業擁抱未來。
▲李蓓凱正在IPEC會場內發表該演講
霍尼韋爾助中國企業“彎道超車”一百多年來,煉油和石化行業跌宕起伏,霍尼韋爾UOP一直有幸參與其中。
自中國第一家煉油廠玉門煉油廠在上世紀30年代引進霍尼韋爾UOP的Dubbs熱解工藝以來,我們在中國的業務至今已有80年的悠久歷史。除了直接生產過程,我們還通過授權、提供設備和催化劑等方式為這個市場中的絕大多數企業提供過服務。
我們在2013年就將甲醇制烯烴(MTO)技術引進中國,2014年將Oleflex脫氫工藝引進中國,這兩項新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正在被中國的企業廣泛采用,幫助他們“彎道超車”,助力烯烴產業的發展。
▲霍尼韋爾融合UOP和HPS的專長,獨特的強強組合可為中國石化行業提供了領先的行業解決方案
助力中國定向生產工藝
定向生產工藝將是中國石化美好前景的主要驅動力。
在未來5年,中國30%的乙烯和50%的丙烯將來自于定向生產工藝。即使在目前的原油環境下,定向生產工藝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優勢。
更有意思的是,鑒于未來原油價格預期呈上漲態勢,同時乙烯和丙烯的市場價格將與原油成正比,因此定向生產工藝將具有相對穩定性。
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定向生產工藝的盈利潛力或空間存在很好的上升空間。霍尼韋爾UOP正在幫助中國定向烯烴生產的蓬勃發展,幫助節省大量成本。
幫助中國企業應對環保壓力
霍尼韋爾UOPOleflex是一種環保技術,相比于競爭對手的同類技術,我們能將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50%。
霍尼韋爾UOP還采用了先進的烷基化和異構化技術,可幫助煉油廠滿足未來的“國六標準”要求。
此外我們的超低氮氧化物燃燒器和百分百無煙高效火炬系統可幫助中國生產商滿足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要求。
憑借不斷創新的技術,霍尼韋爾時刻準備著,幫助中國客戶降低成本支出和能源消耗,提升成本競爭優勢,獲取更高的利潤。
正確的時機與突破性技術相結合,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支撐,政府的整體支持以及大型項目投產,這些因素合力形成了中國石化生態系統的獨特性。
憑借強大的本土開發和部署能力,霍尼韋爾一直都是也將永遠是中國企業成長為世界石化巨頭道路上的合作伙伴。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