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電網以其清潔性,能量的多元性,穩定性受到歐盟的普遍重視。作為世界上投資力度大,參與國家多,涉及范圍廣的政府科技計劃之一的歐盟第五研究框架(1998-2002)和第六研究框架(2002-2006),資助了微電網關于分布式能源建模和分析,微電網并網及獨立運行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多個微電網并列運行等研究。
2005年,歐洲提出Smart Power Networks概念。
歐盟第五框架計劃(5th framework program,1998-2002),專門撥款450萬歐元,由希臘雅典國立大學(NTUA)領導,來自歐盟12個國家的組織和團體參加,成員包括希臘、法國、葡萄牙的電力公司和EmForce、SMA、GERMANOS、URENCO等著名公司,以及Labie、INESC Porto、theuniversity Mancherster、ISET Kassel與Ecole de mines等大學和團體,并在雅典、曼徹斯特、ISET等地建立了微電網的實驗平臺。
該研究項目的重心是如何將各種分散的小電源連接成一個微電網,并實現與配電網的連接。該項目已完成并取得可一些頗具啟發意義的研究成果,如可用于逆變器控制的低壓非對稱微電網的靜態和動態仿真工具、孤島和互連的運行理念、基于代理的控制策略、本地黑啟動策略、接地和保護的方案、可靠性的定量分析、實驗室微電網平臺的理論驗證等。網對大電網的影響等內容。
歐盟第六框架計劃(6th framework program,2002-2006年)資助850萬歐元,繼續由希臘雅典國立大學領導,同Sinmens、ABB、SMA、ZIV、I-POWER、Anco、GERMANOS及EmForce等公司合作,重點研究多個微電網連接到配電網的控制策略、協調管理方案、系統保護和經濟調度措施,以及微電網對大電網的影響等內容。
歐盟采用的微電網結構如圖所示。
該結構也是通過電力電子裝置接入分布式電源,考慮了分布式電源 即插即用的要求。
歐盟對微電網的進行研究的指導思想是能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希望將盡可能多的小型分布式電源集成到配電網絡中,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廢氣排放。歐盟的微電網允許向主網輸出電力,這點跟CERTS微電網相比有所不同。
歐盟所建立的實驗平臺及示范項目相對于其他對微電網研究較早的美國、日本來說,數量較多。歐盟相繼在雅典、德國、法國等國家建立的微電網實驗室,針對微電網不同方面的技術進行研究和驗證。這些研究涉及到微電網的運行、控制、保護、通訊、多微電網協同、經濟性評估等方面。如雅典國立大學建立的NTUA微電網,其主要是為了研究微電網中的控制策略,微電網運行模式切換及對微電網經濟性的評估,同時驗證微電網的上層調度管理策略。NTUA微電網實驗室,如圖1所示,是單項的微電網系統,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德國卡塞爾大學的太陽能技術研究所Demotec微電網結構包括幾個小型微電網系統,可以實現整個微電網的重構和優化,如圖2所示。DeMotec微電網主要用來示范聯網和孤島模式無縫切換,不同負荷突和分布式電源輸出波動對電網穩定性影響等。
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畢爾巴鄂市的Labein微電網則側重多微電網下的控制策略與通訊協議的研究,聯網運行時的集中與分散控制策略及電力市場中的能量交易。
意大利米蘭市的CESI微電網側重不同類型發電設備與儲能裝置,可組成不同的拓撲結構。同時多種通訊方式的采用,實現微電網上層控制,并進行微電網結構控制,電能質量的分析等研究。
與此同時,歐盟還在多個國家建立了微電網示范工程。如希臘愛琴海基克拉迪群島建立的Kythnos微電網示范工程,其為12戶居民提供供電。Kythnos微電網包含兩個子系統,三相系統和單相系統,分別為本地負荷和通訊設施供電。該微電網目前僅有孤島這一運行模式,主要為提高系統供電可靠性,上層調度管理,智能負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荷蘭的Continuon民用的微電網示范工程有200多住戶,系統采用光伏發電方式,Continuon微電網主要研究孤島模式下電能質量的改善及含有儲能系統的微電網孤島運行性能測試。德國的曼海姆市的MVV微電網是一個多個微電網的長期試點,目標是進行用戶側負荷管理。2006年夏天兩個月時間內,20多戶家庭加入了“與陽光共浴活動,通過獲取光伏發電信息來調整負荷試驗。值得一提的是丹麥Bornholm微電網是歐盟的一個中壓微電網示范平臺為波羅的海中的一個小島嶼內的28000戶居民提供電力供應,主要研究微電網的黑啟動和并網。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