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16年和2017年,國家先后出臺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實施行動方案》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同時要加快壯大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多方面的應用,人臉識別也作為應用方向之一,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點研發項目。
當下,互聯網金融進入了轉型合規發展的關鍵時期,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也在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新科學技術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應用也更為廣泛。隨著移動支付、信息安全及智能手機行業的迅猛發展,未來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前景廣闊,在提升支付安全性的同時,也帶來了繼現金、銀行卡、手機支付之外的另一種支付方式,或成為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新風口。
傳統的汽車領域目前正沿著智能汽車、無人駕駛、車聯網等新興技術方向邁進。生物識別技術將更廣泛地參與汽車領域的應用和創新,傳統汽車廠商、汽車電子企業、半導體廠家、金融支付廠家在汽車領域的安全、支付、輔助駕駛等方面,都開始利用生物識別技術方面,展開了一系列新的動作。根據Frost&Sullivan發布的《2016-2025年全球汽車行業生物識別技術》報告預測,到2025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汽車會安裝生物傳感器。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與可穿戴醫療技術公司合作,將傳感器和掃描儀從穿戴設備轉移到車輛中,未來將從根本上改變汽車駕駛的體驗,乘客健康和行車安全。
智能生活方面,無論是從刷指紋開機到Iphone X為代表的刷臉時代,亦或三星S8標配的虹膜識別,生物識別的技術已經越來越深入。而生活中的遠程查看家里的情況、用聲音控制家電、各種電器相互合作,自動調整工作狀等等都在逐漸變成現實,而保證這些智能家居安全運作,生物識別技術的場景應用成為了最可靠便捷的安全解決方案的首選。
數據統計,2007 年至 2013 年生物識別技術的全球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為 21.7%。2015 年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已達到 130 億美元,2020 年預計將達到250 億美元,5年內年均增速約 14%。未來,生物識別技術如何結合更多的場景應用如何通過解決應用中的安全風險和隱患?如何進一步地推動行業的創新和變革?易貿商務聯合20+行業媒體,12月21-22日共聚北京召開“2017生物識別與人工智能峰會”,與生物識別領域的300+知名企業和技術專家共同探討生物識別的前沿技術,結合更多場景應用力推傳統產業轉型變革。
行業咨詢:021-51550814 吳先生
活動時間:2017.12.21-2017.12.22
活動地點:中國北京
會議規模:300+
活動的議題及議程(暫定):
2017.12.21上午:大道致遠,生物識別迎接智能新時代
1、生物識別,創新,人工智能時代新身份
2、臉識別的技術趨勢和未來
3、生物識別算法對硬件處理器和傳感器的挑戰和機遇
4、虹膜識別在2C領域的商業探索
5、圓桌討論
2017.12.21下午:共建安全智慧出行新起點:智慧航空&安全駕駛
1、生物識別無處不在,未來智慧航空新實踐
2、生物識別技術助力打造智能汽車
3、人工智能護航自動駕駛,汽車大腦芯片計算挑戰升級
4、生物識別新藍海,人工智能商業化之路
5、語音識別交互,重新定義未來人車溝通新方式
6、圓桌討論——人工智能的先行者:人臉識別和語音交互在智慧出行中的商業未來在哪里?
2017.12.22上午:融合金融科技:生物識別科技護航未來金融
1、場景為王,人工智能助力助推移動支付新浪潮
2、安全與創新并舉,傳統銀行如何擁抱新技術
3、Cross-industry& innovative biometrics solution with FIDO ecosystem
3、認知商業時代的金融重塑:看科技公司如何變革移動支付
4、保險業的金融科技之路;用科技打造智慧保險
5、圓桌討論——傳統金融行業 PK 互聯網科技行業
2017.12.22下午:智慧生活:生物識別提升便民新高度
1、生物識別賦予智能家居新定義
2、智能安防系統打開生物識別應用的大門
3、無人超市里的黑科技
4、生物識別在智慧生活領域的新應用
5、圓桌討論
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活動詳情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