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成本監審和成本調查”專題新聞發布會,對十八大以來價格改革取得的進展和成效進行了全面總結,其中對涉及電力行業輸配電成本監審做了階段性總結。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以來,電網企業的輸配電成本監審陸續開展,實現了各環節的全覆蓋。這也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超大型自然壟斷環節開展的定價成本監審。標志著國家對電網企業成本監管全面進入科學監管、制度監管的新階段。在輸配電領域,是從省級電網到區域電網,再到跨省跨區輸電的各個環節,非常不容易。
從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我國輸配電價改革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破冰,深圳、蒙西電網搞輸配電價改革的試點。第二階段是擴圍,2015年選了五個省,包括湖北、安徽、云南、貴州、寧夏進行試點。第三階段是提速,將北京、天津等12個省級電網納入試點范圍,并提前啟動剩余14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第四階段叫做全覆蓋,到2017年6月底,省級電網全部進行了輸配電價改革,實現了全國的全覆蓋。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首輪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全面完成,經各省級人民政府和國際發改委審核后的輸配電價已陸續向社會公布,僅有黑龍江、蒙東地區和新疆的省級輸配電價尚未公布。
全國各省輸配電價盤點如下:
全國已公布輸配電價省份排行
一、一般工商業用電輸配電價
1、不滿1千伏電壓等級下,湖北最高為0.4862元/千瓦時,河北北部電網最低為0.243元/千瓦時。
2、1-10千伏電壓等級下,湖北最高為0.4662元/千瓦時,廣東深圳最低為0.1794元/千瓦時。
注:廣東深圳、珠三角五市和貴州為10千伏電壓等級下的輸配電價
3、35千伏電壓等級下,湖北最高為0.4462元/千瓦時,河北北部電網最低為0.218元/千瓦時。
二、大工業用電輸配電價
1、1-10千伏電壓等級下,上海最高為0.2782元/千瓦時,青海最低為0.1023元/千瓦時。
注:廣東深圳、珠三角五市和貴州為10千伏電壓等級下的輸配電價
2、35千伏電壓等級下,上海最高為0.2298元/千瓦時,山西最低為0.0888元/千瓦時。
3、110千伏電壓等級下,上海最高為0.1874元/千瓦時,廣東深圳最低為0.0679元/千瓦時。
4、220千伏電壓等級下,上海最高為0.1874元/千瓦時,云南最低為0.052元/千瓦時。
三、大工業用電基本電價
基本電價分按最大需量計費和按變壓器容量計費兩種方式。從基本電價的情況來看,北京最高,天津最低。
備注:全國已公布輸配電價省份包含稅費情況如下
注:1.廣東省珠三角五市包括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市;2.江西、山東、廣東和海南電網的輸配電價執行時間未具體說明,暫以首個監管周期起始時間算起。
截至目前,輸配電成本監審共核減與輸配電不相關、不合理的費用約1200億元,平均核減的比例達14.5%。以此為基礎,在電網投資大幅增長、電量增速趨緩的情況下,國家最終核減了32個省級電網準許收入約480億元。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丁杰表示,“通過嚴格的輸配電價成本監審,管住了電網這個中間環節。同時,也為放開兩頭,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創造了有利條件。” 丁杰指出,輸配電價改革前后,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的電量從2014年的3000億千瓦時提高到2017年約1萬億千瓦時,市場化的電量比重從7%提高到25%,市場化的效果十分明顯。
我國電網輸配電價成本監審遵循合理歸集、從嚴核定、新老分開、共同監管的原則。各省輸配電價成本監審,主要由地方價格監管機構牽頭,省級電網公司出具總財務及資產報表,再由第三方審計部門或單位對相關財務、資產報表進行審計與核實。
電網企業已經開始根據監管需要,注重從資產、投資、財務、預算等諸多方面改進和優化內部管理,可以說成本監審對轉變電網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具有革命性影響。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