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數額高達2540億美元,新一輪清潔產業革命已經到來,而中國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月初,繼國家能源局下發《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406號)》這一新政后,9月10日,國家能源局再發文力挺分布式,正式下發《關于加快培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有關要求的通知》,以加快落實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有關政策,并在已有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工作基礎上培育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進一步加大分布式光伏的推進力度。這一系列政策的“紅繡球”,期待獲得光伏電站投資商的青睞,讓光伏發電這一清潔能源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
作為清潔能源技術路線之一的薄膜技術,尤其是銅銦鎵硒(CIGS)薄膜發電技術近年來其發展勢頭強勁。隨著各國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發工作的持續進展,銅銦鎵硒(CIGS)薄膜領域的技術水平不斷取得突破,使得其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據高科技產業整合解決方案供應商Manz日前宣布其在CIGS薄膜太陽能領域取得巨大的技術進展。通過整合CIGS薄膜太陽能模塊生產線,Manz CIGSfab創造了薄膜技術的新世界紀錄:大規模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其實際量產模塊效率達到14.6%。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其發電成本介于4歐分/千瓦時(西班牙)和8歐分/千瓦時(德國)。如此一來,太陽能發電成本和礦石燃料發電成本持平,并明顯低于海上風電成本。鑒于稅務支出和大幅上漲的燃料費用,綠色環保的能源無疑是最佳選擇。Manz AG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ieter Manz先生認為:這項新技術預示著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潛力和轉折點。
Manz通過大幅度提升組件轉換效率及制造技術上的進步,整合生產線中不斷增加的工藝步驟,來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我們的設備可以制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薄膜組件。Dieter Manz先生說,太陽能市場的增長將不再依賴于國家的補貼政策。
CIGS(銅銦鎵硒)太陽能薄膜電池的制造成本遠低于晶體硅太陽能組件,原因在于,吸收太陽光的半導體膜由低成本的銅組成,而且薄于2微米,這僅是晶體硅結構的百分之一。以玻璃為基礎的薄膜組件無需硅片復雜的生產工藝,也不用串連個別電池,整個模塊可以在全自動的生產線上制造。CIGS開發了太陽能技術領域的潛能,既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又提升了效能。過去,薄膜組件達不到晶體硅組件的效能,現在Manz設備及其整合的CIGSfab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利用新世界紀錄的薄膜組件將首次達到多晶硅組件的效能。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