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番而來的市場紅利下,2017年水處理領域PPP項目加速落地,黑臭水體治理和“河長制”等主題不斷催暖市場。政策的出臺、落地、實施不但使群眾切實感受到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效,而且激發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以制度設計牢筑治理體系 2017年水處理頻吹政策春風
2017年以來,關于水處理領域的扶持性政策頻繁落地,由此催生了火熱的水處理市場。國開證券分析師崔國濤也曾分析指出2017年是水污染治理的產業大年。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水處理領域政策如何對行業加碼助力。
新《水污染防治法》
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后的法律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涉及河長制、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飲用水保護、環保監測等內容。其中創新性地增加了關于實行河長制的規定,提出省、市、縣、鄉分級建立河長制,完善了我國水環境治理體系,進一步保障了國家水安全。
同時,新《水污染防治法》要求推進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加大了對違法排污的處罰力度,支持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村污水、垃圾集中處理。
從文件可以看出,農村污水治理日益受到重視,環境治理逐漸向綜合性整治方向發展,對水污染治理的方向起了引導作用。
【4月】農村污水治理
4月11日,住建部下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合理規劃、高效組織實施與有效監管,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上文提及的新《水污染防治法》對農村污水治理市場給予了高度關注。而2月6日農村污水治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探索建立污水垃圾處理農戶繳費制度,合理確定繳費水平和標準,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撬動作用,為農村污水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農村污水處理已成為未來市場布局的重點方向。
【4月】海域污水治理
4月19日,環境保護部、發改委、海洋局等10部委聯合印發《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下稱《方案》),要求細化落實“水十條”中關于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目標和任務要求,加快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嚴格控制各類污染物排放,并提出逐步將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領域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健全投資回報機制,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5月】城鎮污水治理
隨著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鎮水資源日益緊缺,水污染問題愈加突出。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已成為城鎮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2017年5月,《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的下發推進了污水處理設施等環保設施的對外開放。6月,環保部正式印發實施《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試行)》,進一步強化了公眾監督,推動地方政府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環保部副部長翟青表示,要將環保設施與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形成制度化,讓其在陽光下發展成為常態。
2016年12月31日,《“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正式印發,在政策指引下,2017年全國開始了全面工作部署與推進,對“十三五”期間城鎮水處理設施進一步統籌規劃,提高水資源再生利用效率,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
以此看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將得以不斷提升,在政策推動下,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水污染治理、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項目催生出巨大的水處理市場空間,企業也正在爭先搶奪這塊大蛋糕。
【9月】工業污水治理
2017年9月,環境保護部制定印發《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任務推進方案》,要求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不折不扣完成“水十條”要求,對逾期未完成任務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園區資格。工業集聚區已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是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的底線要求。按照“水十條”的要求,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一系列政策正在倒逼我國工業企業向綠色清潔方向轉型升級,也催生出巨大的工業污水治理市場,拉動工業污水處理設備、工程建設整一產業鏈的發展。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的需求升溫,第三方運營模式將不斷推進,服務型環保企業應運而生。
【10月】流域污水治理
10月12日,由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將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以及我國主要河流納入治理范圍之內,提出到2020年,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劣Ⅴ類比例控制在5%以下,第一次形成覆蓋全國范圍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全國地表水環境“一盤棋”管理。
同時,規劃還明確了五大重點任務和五大類項目,重點開展工業、城鎮、農村、流域等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推進水環境的綜合治理。《規劃》透露,針對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等五大類項目,國家將初步建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項目儲備庫,匡算投資約7000億元。
【11月】污泥治理
《“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中已強調解決污泥處置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11月13日,住建部印發的《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了城鎮污水處理廠農用污泥產物的泥質指標及限值、取樣、檢測和監測等。污泥處理與污水處理不可分割,在污水處理的持續放量的情況下,污泥處理市場的發展規模也將繼續擴大。
11月11日,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廣州舉行的“2017污泥高峰論壇”上表示,我國污泥處置行業進入黃金發展期。“十三五”期間污水處理領域的市場布局正向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行業逐漸由“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轉變,污泥市場的潛力正在持續釋放。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