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制造定位為主攻方向。但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中國,卻一直備受信息化核心技術缺失的困擾。中國科技企業將如何打破國外技術壁壘、發力工業4.0? 對話智能制造行業的“最強大腦”——浪潮集團
浪潮集團如何助力傳統產業華麗轉身?
在浪潮模塊化數據中心,記者看到,左右兩邊各有一排將近兩米高、黑色的計算機機柜,總共30個左右,占地面積僅不足100平米,卻相當于30萬臺電腦在同時計算。綠色節能、可快速安裝,模塊化比較傳統數據中心,占地少、耗能低,可節省多達30%的成本,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
面對“互聯網+”變革,浪潮集團如何“聚浪成潮”、助力傳統產業完成智能制造的轉身?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我們原來有個詞叫“市場換技術”,因為當時我們基礎差,比如我們的中國制造的服務器在90年代的時候,剛剛研發出來,而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在三代了,那時候這個詞可能很管用,到今天這個詞還管用嗎?
孫丕?。何覕U大了規模、擴大了產品,那你要再上,你要跟他一樣在五代上,他就不會愿意了。那你想攀登到五代上,你不是簡單再買他的技術,再來轉讓他的東西了,市場換技術就不通了。我認為一定要靠自己的技術創新才能實現。核心是得造出來,造出來就得研發。
記者:我們知道現在讓阿里巴巴和12306網站運行的服務器就是浪潮自己研發出來的,那么這些服務器在其中究竟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孫丕?。阂詡€人電腦為例,1臺機器就是1萬多臺電腦同時在工作,相當于你搬運一個很大的石頭,一種把它砸成沙子,一人弄一小包,也能把它運回去,但如果這個石頭你砸不開,一個人又搬不過去,那怎么把這些人,這一萬個人弄在一起,捆成一起,把這個石頭搬過去,這個機器就干的這個活。
記者:其實這個石頭就是我們說的海量的信息。
孫丕?。簩ΑO胥y行24小時不能停機,一天有好幾億筆業務同時在做,全球在做,這個系統的速度還很快,就等于是搬這個大石頭。
記者:這讓我想到互聯網大會時,梅德韋杰夫會見馬云,馬云說,雙11把俄羅斯的銀行系統給弄癱瘓了,我想,如果浪潮的這個服務器有機會來到俄羅斯,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了吧?
孫丕?。菏?,完全能解決。因為這里面一是我們的技術,還有這個應用的場景,去俄羅斯,他再說交易多,不可能比中國多,中國這么多億,像12306交易也有上億筆業務在這里,他就沒有任何問題。
浪潮集團如何走出國門?
記者:據了解,浪潮的天梭K1高端服務器已經能實現32個處理器共同運轉,這款桂有“中國”標志的服務器,不僅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市場占有率也在世界排名第三,代表著國產服務器得到國際市場認可,那么,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您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孫丕?。何覀円叱鋈?,我們不光說浪潮一個企業厲害。首先他得信你這個國家,他才會信你這個企業,他為什么一說德國的東西厲害?
記者:德國本來制造業都強。
孫丕?。憾紡?,他厲害,他不會有差的企業,或者說日本厲害。
記者:日本精細化生產。
孫丕恕:為什么中國還不大行?
記者:有假貨。
孫丕?。簩Π?,所以出去的企業得好好珍惜,這不光是企業的事情,你這個企業要厲害,真的是代表國家的形象。因為人家不可能見到所有中國人,也不可能見到所有的企業,你去就真是代表中國,所以你給人家造假、糊弄,那后邊人再去的企業就很難把這個勁擰過來,得漫長的時間。就像我們現在做用戶一樣的,這個用戶要做砸了,你要再費很大的勁才能擰過來,是一個道理。
浪潮集團未來如何布局?
記者:現在咱們除了印度、非洲,還有哪些新興國家,或者新興市場是我們的目標?
孫丕?。簩嶋H上我們第一目標是美國,信息化需求40%在美國。我們原來想我們找非洲那些窮的,不是這樣的,只要在美國能成功了,我們就成功了。
記者:現在我們在美國的生產研發,包括發展情況怎么樣?
孫丕恕:我們現在在美國有500多人的研發隊伍,然后有生產廠,我們就在美國生產、美國研發、美國銷售。當然產品研發完,中國也能用,不是說在中國研發生產完之后,再賣到美國去,不是這樣,那更貼近美國市場競爭。你只有在競爭的過程中,你才能說我這個產品性價比根本上還是不行。我要在美國做了,我在中國做了,那我哪里還不能做?
記者:我們說“中國制造”,除了硬件,軟件實力同樣重要,浪潮在這方面還有哪些布局?
孫丕?。豪顺碧岢隼顺痹茟鹇裕顺痹浦饕性谡笃髽I提供云服務。再就是大數據,我們給用戶提供了兩個核心產品,一是我們從互聯網收集數據,我們把它進行整理,形成我們自己的數據。再就是幫助用戶整理,形成用戶的數據。另一個我們還在建的生態鏈,叫云伙伴。
下一代主機是什么樣的?
記者:根據您介紹的,云計算中心用在服務器上是基礎裝備,那么,下一代主機是什么樣的?
孫丕?。合乱淮鳈C,從性能上會更高,可能現在講10倍以上的性能,這是我們現在講處理速度更快,存儲的東西更快,能適合更多的應用,不單是銀行、電信這些傳統的應用,還有互聯網新的應用,可靠性更高,減少耗電各個方面,還會進一步的有一些新的技能,差不多性能有10倍的提升。你去上網上購東西,買這個東西算一筆交易,一秒鐘能處理1000萬筆業務。存儲容量要大,從現在T轉成P,價格會進一步便宜。
記者:新一代主機什么時候問世?
孫丕恕:我們現在希望2016年上半年能問世。
業績報表
1993年,我國首臺小型機服務器在浪潮誕生;將近二十年后,浪潮又研制出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應用主機,在金融、政府、軍隊等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成功實現了國產替代。
服務器市場全球前五、中國第一,業務拓展至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一連串漂亮成績單的背后,以浪潮集團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企業,正在推動中國制造業實現“互聯網+制造”的深度融合,“智慧企業”的夢想也將觸手可及。
為企業畫像:浪潮集團
在濟南市的地標建筑奧體中心馬路對面,剛剛豎起一座156米高、方方正正的新地標大樓:整棟樓獨特的黑色玻璃幕墻提示人們,這就是浪潮集團的科研大樓。其實,這么招搖的建筑里,卻駐著一個一貫低調的企業:如果用一句擬人的話來描述浪潮集團,他就是一個身懷絕技的悶騷IT男。
很多人不知道,這位IT男已經年過七旬:他做教學儀器出身,后來升級到做電子管,再后來做臺式電腦。當時的電腦很賺錢,浪潮跟長城、東海一塊,三分天下。但讓人敬佩的地方在于,浪潮在個人電腦進入拼利潤的紅海之前,果斷轉型,主攻服務器。而這場轉型戰役的主攻手就是現任董事長兼CEO的孫丕恕,這位笑起來都帶點靦腆的企業家,如此低調,以至于圈外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中國服務器之父”。
可是現在,浪潮這位IT男現在可謂風光無限,無論是習近平主席還是李克強總理海外出訪,總少不了企業的掌門人孫丕恕在身邊。事實上,浪潮的服務器和高鐵、核電一樣,已經成為國家領導人出訪的“標配”。隨著中國對網絡安全的重視,浪潮的企業性格變得外向而活潑。在服務器硬件領域,一句話就能描述浪潮的地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全球增長最快。
可當你在表揚這位IT男的服務器有多牛的時候,孫丕恕會沖你會心一笑,然后說:“其實我們不大想讓人說太多我們的硬件多么好了?!崩顺爆F在更愿意說自己是互聯網整機柜服務器提供商和全國最大的政府云服務商。孫丕恕說他是從浪潮集團基層IT男一步一步干起來的企業家,而他的做事風格其實更像一位科學家。記者跟孫丕恕打交道多年,他有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第一句是普通員工其實不太怎么關注你企業總體發展,但企業發展了,必須讓員工跟著致富,這才能夠留住人;第二句是,國內做云服務的人很多,但沒有人跟他一樣愿意跟每一個客戶喝茶、聊天、吃工作餐。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