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洛陽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部分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民主黨派代表圍繞“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打造洛陽王牌產業”這一專題進行座談,相關職能委局和單位也作了表態發言。
◆中科院自動化所洛陽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憲明:
洛陽還缺少能夠獨當一面的機器人領軍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足、遇到瓶頸得不到及時專業輔導、軟硬件技術應用掌握不足等是主要原因。建議洛陽市根 據企業的需求,探索建設開放性服務平臺,既能協助政府,充分體現職能作用,又能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共享資源庫。同時,探索建立“產學研政”互動互通新模 式,讓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互惠共贏的使用關系。
◆市政協常委、國家統計局洛陽調查隊隊長徐繼紅:
針對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需要實物抵押的現狀,我市可以積極探索以企業技術專利、營銷合同等非實物貸款抵押流程,進而解決抵押物問題。針對企業獲 得信用貸款難度較大的情況,政府部門應當聯合人民銀行等機構共同建立健全專門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量身定制的金融機構認可的信用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企業 信用分級制度,使其與享受金融機構信用資金支持額度相掛鉤,在企業申請成立的時候就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并伴隨企業成長。
◆市政協常委、洛陽理工學院副教授梁紅衛:
要促進我市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需要整合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各方資源,尤其是要注意挖掘、調動駐洛高校的潛能和積極性。要加強政府引 導,積極向省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反映行業訴求,改革本級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政府性投入支持產學研合作項目時,要堅持企業的主體地位,引導企業主動與高校院所 合作。政府要制定并落實政策,鼓勵高校參與機器人產學研合作,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高校轉型發展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高校在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科研主力軍作用。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安穎芳:
我們將加大“河洛英才計劃”對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的傾斜力度,鼓勵更多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高層次人才來洛創新創業。充分利用洛陽在京專家 咨詢委員會、洛陽在滬人才聯誼會兩個平臺,在“首屆中國智造(洛陽)發展論壇——智能裝備(機器人)主題論壇”的基礎上,繼續舉辦好“河洛英才”主題論 壇,邀請外地專家與本地院所、企業對接,吸引京滬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人才回洛創新創業。鼓勵和支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建立院士工作 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通過政策引導、財政支持等方式,對建站成功的企業等單位,市財政一次性給予相應獎勵資金。
◆市工信委主任婁卷明:
市工信委作為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工作的牽頭單位之一,將加強對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引導,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傳統制造業企業進行智能 化升級改造。以市場應用為重點吸引龍頭項目和核心技術,以關鍵部件技術增強機器人本體競爭力,培育壯大一批有基礎、有條件的本地機器人企業。同時,積極引 導投資基金、產業基金重點投向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項目,協調市財政局拿出專項政策資金,注入還貸周轉金資金池,重點支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使用還貸周 轉金。
◆市金融辦主任劉茂欽:
市金融辦將采取對30家重點機器人企業加強信貸支持、同等條件下還貸周轉金業務方面給予傾斜、優先推薦機器人企業申請政府增信基金貸款、引導企 業借力資本市場加快發展、充分發揮漢德工業4.0合作發展優勢、通過眾籌模式支持RV減速器企業融資等措施,大力支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洛陽日 報記者 李三旺 見習記者 李夢龍 通訊員 崔巖)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