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時間如今已經成為了限制智能手機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而隨著手機的尺寸不斷增大,許多廠商也選擇了體積和容量都更大的電池來提升手機的續航表現。不過這也意味著如果想要保證和小容量電池一樣的充電時間的話,那么大容量電池需要支持速度更快的充電技術,而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電技術便是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之一。在推出最新支持Quick Charge 2.0的Rapid Charger 2.0充電器時,HTC表示該充電器的充電速度是標準充電器的175%,可以在30分鐘之內充滿60%的電量。
由于高通最新一代驍龍處理器均支持Quick Charge 2.0,因此這也意味著目前已經上市和很多即將上市的機型都支持更快地充電速度。
工作原理
在充電時,充電器會將電流輸送到電池中去,然后電池會將電能儲存起來。在確定的電壓條件下,增加電流意味著功率增加,從而能夠更快地將電池充滿。不過這也需要涉及充電過程的各個零部件都需要承受更高的功率。因此,如果不同的充電器有著不同的充電電流的話,那么即便為同一臺手機充電,充電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中都存在一個管理電路用于限制充電電流以防止過高的功率引起危險。當然,充電器在正常情況下輸出的電流并不會超過最高電流限制。目前大多數的手機充電器在充電池時都會將高壓交流電轉化為5V和標定電流的直流電。
不難看出,提高充電電流限額將會增加充電速度。高通Quick Charge 1.0技術最高支持10W的充電功率,這意味著在5V的充電電壓下,充電電流可以達到2A。而Quick Charge 2.0在Quick Charge 1.0的基礎上將最大充電功率進一步增加到了36W,因此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Quick Charge 2.0技術分為A級和B級兩種標準,其中A級標準適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它便攜式電子設備。
根據高通給出的數據,Quick Charge 2.0 A級標準規定的最大充電電流為3A,如果在5V的情況下,充電功率就為15W,因此充電速度要比最高支持10W的Quick Charge 1.0技術更快。
此外,Quick Charge 2.0還支持5V、9V和12V三種電壓,從而進一步提升充電功率。這意味著一臺高電壓充電器可以適配更多設備,而且可以抵消劣質充電線和較長充電線帶來的電壓損耗,從而保證充電的效率。
Quick Charge 2.0和Quick Charge 1.0設備之間也相互兼容,但只有搭配支持Quick Charge 2.0的設備時,Quick Charge 2.0充電器才能發揮最高3A的充電電流。
用電腦充電
除了充電器之外,有時人們也會使用電腦上的USB接口來充電。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廣泛使用的USB 2.0和USB 3.0分別支持0.5A和0.9A的電流,某些為充電特別設計的USB 3.0接口的最高輸出電流也僅僅達到了1.5A。因此,由于最高電流還達不到2A,使用Quick Charge 1.0和Quick Charge 2.0設備在使用同一個USB接口充電時的充電速度也并不會有區別。
為何需要一個新充電器
目前市面上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充電器的最高電流都在1A至2A之間,因此如果想發揮Quick Charge 2.0最高3A的充電電流的話,需要借助輸出功率更高的充電器。理論上來說Quick Charge 2.0支持所有輸出電流達到3A并且輸出電壓達到5V的充電器。當然,如果你用這樣的高功率充電器為一臺Quick Charge 1.0設備充電的話,設備會自動將電流限制為2A。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可能會錯誤識別成USB連接,因此不支持Quick Charge技術的設備可能無法發揮高功率充電器的優勢。
品牌之間相互兼容
雖然很多廠商已經或者即將推出支持Quick Charge 2.0技術的快速充電器,但消費者并不需要為更換設備而擔心,因為Quick Charge 2.0充電器和設備之間是相互兼容的,就算品牌之間混搭也不成問題。比如摩托羅拉和HTC已經分別推出了Turbo Charger 2.0和Rapid Charger 2.0快速充電器,支持以5V電壓和3A電流為設備充電,而由于這兩款充電器都采用了高通Quick Charge 2.0技術,因此其實兩者的充電效果并沒有區別。當然,在技術規格中,廠商也會注明是否支持Quick Charge 2.0。
盡管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Quick Charge 2.0充電器還不算太多,但是隨著大電量電池的流行,Quick Charge 2.0很快也將被廠商廣泛采用。而且由于Quick Charge 2.0支持驍龍800處理器,因此今年和去年推出的幾乎所有旗艦機型都將支持3A充電電流,所以持有上代旗艦機型的用戶也可以放心地使用Quick Charge 2.0充電器來節省寶貴的充電時間。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