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聯合創新成果展日前在北京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掛牌成立一年多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理事單位已經發展到126家,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展到135名委員。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聯合創新成果展
會議首先由電子六所所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簡稱“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宋黎定致辭。宋所長在致辭中講到,國家工程實驗室自掛牌成立一年多時間,在國家部委領導關懷下,在產業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目前理事單位已經發展到126家,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展到135名委員。實驗室已建設了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檢測研究室、工控安全系統研究室、軌道交通安全研究室、工業大數據及安全研究室、智能制造研究室,5個研究室開展專項研究。參與了工信部智能制造3項標準的編制;牽頭1項、參與7項信息安全等保標準的編制。申請通過了CNAS三合一的檢測認證資格證書;同時國家工程實驗室還向公安部申請了工業控制系統等級保護檢測推薦機構,推進我國對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審查工作。在產品研發方面,已發布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仿真驗證平臺;完成了國產安全測試機的研發;搭建了集成研發平臺和西門子典型系列PLC評估驗證平臺,以具有安全技術機制的全國產化自主可控PLC產品研發為主攻方向,針對國防領域的具體需求聯合有關單位開展設計,NX系列PLC完成了樣機的研制;開發的安全RTU產品獲得了電子學會科技成果三等獎,并已完成基于安全RTU的工控SCADA系統研發;啟動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工控交換機的研發。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取得階段性成果
除了自身加大研發投入外,國家工程實驗室還針對電力電網、核工業、石油化工、水利工程、金融裝備和國防等我國戰略基礎性行業如何開展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的建設進行了調研,并積極探索與各行業的重點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目前已經或正在掛牌的實驗室有電力電網、石油化工、核電領域、信息安全防護聯合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將通過“集智攻關、聯合創新”的發展模式,加強產、學、研、用在優勢資源上的協同與集成,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孵化。工控信息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電子六所作為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承建單位,在這一年里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廣泛聯合,集智攻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聯合實驗室建立
大會上,公安部十一局祝國邦處長代表公安部發表致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規劃部白麗芳主任宣布了新增理事會及技術專家名單,電子六所副所長兼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劉仁輝做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工作總結報告,電子六所總工程師兼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豐大軍做了理事會及技術專家委員會工作報告。
會后,參會的理事及技術專家一同參觀了工控信息安全領域的核心芯片廠商、基礎軟件廠商、設備單機廠商、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廠商等32家理事會成員單位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是跨行業、跨領域、多學科建設的復雜系統工程,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結合、協調發展,共建工控信息安全健康的生態體系。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與各理事單位攜手共進,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的技術創新指導作用,匯聚全國同行的力量,擔當起維護我國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的責任??梢韵嘈?,國家工程實驗室定不負歷史使命,將會為構筑國家信息安全的長城做出新的貢獻。(本文圖片來源中華工控網)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