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17第二屆電動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與電工新技術研究所室李建林博士做了名為:我國典型儲能示范工程及技術走向解析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一、我國儲能領域發展的現狀
從多種類型的儲能介質里面,電化學儲能系統是主流,占比比較大,在電化學里面鋰電比較多。在儲能類型當中,電化學儲能是最多的。和電動汽車相關的就是退役電池,在大型儲能電站當中還是很有運營前景的,后期針對梯次利用電池會有專門重大專項,鋰電池尤其是退役以后的電池是重點攻關的一個方向。
從應用領域來講,最多的還是可再生能源并網,隨著電改,分布式方面應用也逐漸增多,后期有三個輔助服務,還有一些政策激勵,在輔助服務方面也有很多。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項目數是最多的,在分布式和微網方面增長的速率也很快。
上邊的數據,不難看出儲能的裝機容量近5年之內幾乎是翻番的,尤其是2015年—2016年,2015年的時候只有100兆瓦,到2016年已經到了300兆瓦,增幅很快,當然和社會各界的努力有關系,電網公司也做了很大的貢獻。
二.儲能的作用
儲能在發送配環節都有很經典的作用,下面主要以儲能在國家電網公司中的一些應用為例說明。在發電端,國家電網公司在風電上有遼寧臥牛石,在光伏電站上有格爾木,和火電配合在山西有幾個調頻電站,后期火電改造也會涉及一些相應的示范工程。在輸電和配電端,輸配端加百兆瓦級的儲能電站,可以有效解決特高壓閉鎖之后有甩負荷的問題。用電端更多,例如在江蘇電網,以及福建很多配網側都加了相應的儲能系統,也起到了應有的一些作用。
(1)發電側
儲能在風電場中的作用
平抑波動。風電輸出是節節波動的,借助儲能以后使它輸出平滑一些。在平抑前后,平谷上發生大的變化,由以前大的波動變的比較集中、比較小,減少了對電網的影響。
跟蹤計劃出力。在中國不管風電還是光伏,發電是今天報、明天計劃。風電、光伏自身因為有很多不可控性,這樣給調度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多發就會壓別的少發。這個時候假如有儲能在的話,當實際出力很高的時候,可以給儲能充電,低的時候放電,通過儲能的充放以后把計劃出力按在這個之內,提升它的可調度性,這是儲能的重要作用。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降低風電廠的波動力月線的概率。火電的爬坡率是有限的,而風電變化很快,借助儲能系統以后可以使它的不管是上爬坡還是下爬坡,讓速度降下來,這樣和別的配套一起來調節會更容易一些。
在風電廠里面加的儲能系統足夠大的時候,整個風電廠是可控可調的,只不過付出的代價比較高。
儲能在光伏發電場中的作用
光伏+儲能。國內現在光伏發展很快,例如針對園區負載,用戶為了節約電費,加這么一個光伏電站,加上光伏以后能部分的改良輸出特性,這個里面改善優先,一部分要配到電網去,對線改良的要求不是很明顯,假如加裝儲能系統以后,隨著光伏大于負載以后可以存起來,當光伏出力不夠的時候儲能放電,最后使曲線降低,這樣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大的效益,這個在分布式電源里面已經得到了有效的論證,也是有效的方案。
(2)輸配用側
在配網側,通過儲能的充放調節。。比如說大量的電動汽車接入電網之后,你要有效的利用峰谷調節,在電價高的時候儲能放電、在低的時候充電,低的時候以前大的峰谷差擴到小的上面,所以現在有一種技術路線叫光儲充。這塊就能很好的利用整個充電站對車的充電。在大型的醫院數據中心加裝儲能系統以后有一些明顯的作用,一些明顯負載,對電網變化很敏感,加上儲能系統以后,通過儲能系統的作用使負載感受到變化,這也是儲能很重要的作用。
三.國家電網儲能應用典型示范工程
1.張北的風光儲輸示范工程
儲能系統的示范項目中比較出名的是張北的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會擴。上圖是儲能的實景圖,可以看出這中間含4種鋰電池,有液流電池、有碳酸鋰等等。
整個工程運行的時候有六種狀態,這上圖一些典型的模型,證明在跟蹤計劃出力上,風儲聯合處理跟上這條線,平抑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2.遼寧臥牛石風電場
上面的示范工程是國家電網的一個“863項目”在遼寧的臥牛石,通過示范工程證明儲能能起到平滑風電功率輸出。儲能系統是提升這條配線電網對風電機組的可控、可觀性的,選了三臺機組把直流側打開,中間加了超級電容器,提升了整個電阻的低電壓穿越能力。超級電容器因為直流母線的是獨立的,這是一個DC/DC,這是國家的“863項目”,通過這個大大提升了整個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
3.保定英利工業園區光儲微網示范工程
這是中國電力科學院近期剛結題的“863項目”中間的示范工程,示范工程有光伏、有儲能、有飛輪、有充電樁,也通過一些能量管理策略,中間是一些基本參數。中間有柴油機、有鋰電池、有光伏、有飛輪。最后通過整個系統運行,不管是儲能系統還是飛輪和光伏之間能很好的配合,給用戶提供一個優質的電。
4.思考
通過前面幾個示范工程,不難看出對兆瓦級的,5兆瓦級的示范工程,甚至10兆瓦的,都有技術的掌握,不過國家明確把百兆瓦級的關鍵技術提到國家戰略上,所以對百兆瓦級還是有待于開展。
百兆瓦級有幾個技術需要掌握,一個是百兆瓦儲能電站集成及運行技術。并不是會十就會百,這里面還是有核心技術的。多種策略之間的切換,比如說平抑削峰填谷這幾大作用都能起到作用,如何依據外部的變量自主運行,起到多種作用,提升用戶的收益,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
關于儲能的載體。很多地方,例如天氣比較惡劣的地方,包括既有的光伏電站里面加裝儲能系統集裝箱是首選的,不過人們都是拿常規的集裝箱做這個事情,這方面應該還是有一些核心技術的,要能防風沙、耐炎熱,并且占地面積各方面還有一些要求。
四、儲能產業的前景及相關政策
關于儲能產業的前景。國家針對不同的儲能類型提了一些相應的技術路線。上圖可以看出,百兆瓦的鋰電和液流是比較成熟的,也是國家的戰略。光熱方面,鋰電池和液流電池,關鍵看這幾個參數,比如鋰電池整理循環效率是否能到1萬次,包括度電成本是否能到數值,系統容量針對百兆瓦級的市場,液流電池也是一樣,要求效率要提升,上1萬次。
首先,在所有的儲能技術當中,電化學發展最快,尤其是磷酸鐵鋰和鉛酸已經具備商業化拐點了,在電站當中大規模應用中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高轉換率的電池是必要的條件,這塊有一個參數,若一度電能到3毛5,運營起來潛力是很大的。第三方面,在兆瓦級、10兆瓦級的基本掌握了,百兆瓦級的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同時也進一步呼吁,若能從裝機、電量、退稅上能給予補貼的話,可大幅的加快儲能的進程。
"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