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帶動各式產品蓬勃發展,產品的開發周期相對縮短,為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量產值并同時兼顧產品的質量,藉由改善模具的散熱效率以減少成型周期中的冷卻階段即成為模具成型制程中的重要步驟。傳統制作的工法受到既有技術的限制,方式是將模具加以鉆孔或切割焊合,施工十分復雜,模具壽命也可能會因為再次加工而縮短。 在金屬3D打印出現后,這些問題獲得了突破性改善!利用金屬雷射燒結技術(SLM),可彌補 CNC 工具機及放電加工機之不足之處,不單是提升模具產能,更能降低材料耗損,縮短制程時間。
應用案例1:工業模具
隨形水路因幾何形狀復雜度遠高于傳統水路,因此加工較困難。傳統設計制作的冷卻水路都是以鉆孔方式完成,其直線圓管狀造型另須避開結構或組裝原件,因此水路設計極其受限,熱點地區往往沒有冷卻劑的達到。但若采用金屬雷射燒結技術(SLM)時,就沒有加工上的限制。除了更能貼近產品輪廓,且針對死角或不易排熱之區域,提供良好的散熱效率,使冷卻周期得以降低外,因為模溫差降低,一些缺陷如翹曲與凹痕能夠有效避免,因此產品質量能更加提升。
應用案例2:模仁 Core
冷卻水路依風扇葉片的形式來設計,將冷卻效益達到最高,從模座的剖面溫度可看到,在產品的凹槽區域會有積熱現象,這是由于此區域水路較難以伸入冷卻。從水管的溫度分布,可看出在水管的進出口溫度差,約為 1℃。但由于水路環繞銅套,故幫助了銅套的散熱,而銅套再帶走 partinsert的熱量,故有助于軸心區域的溫度下降。從水路設計的溫度圖可看到,在軸心區域的高溫降至143 ℃。
模型原型輸出,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價值,相較于傳統開模曠日費時的缺點,3D 打印技術可為需求單位帶來許多的便利性。德芮達科技內部 3D 打印設備齊全,擁有技術經驗豐富的工程設計團隊,提供印制復雜特征與精密零件的客制解決方案!從掃描、特殊零件設計/重制、打樣、評估確認,最后進行生產輸出,減少設計上的限制,開發時間得以縮短,使研發單位更容易開發出具市場優勢的產品。
此外,傳統制程針對復雜特征制作時,容易產生熱變形而影響制程良率的缺點。綜觀優勢,3D 打印設計原型輸出,可打破所有設計上的限制,德芮達科技使用金屬 3D打印技術更容易打造零件內部復雜結構,可省去鑄件與焊接步驟,并能減少重量與復雜度,有效提升制造質量。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