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手機的性能越來越強,功能也越來越多,但唯獨電池容量一直在3000mAh原地踏步。手機廠商也只能用快充和無線充電等輔助技術,曲線彌補手機續航的短板。
不過隨著手機市場的成熟度提高,不少廠商都開始在手機續航上發力,剛剛推出的三星Galaxy A9 (2016) 高配版甚至狂暴地堆上了5000mAh的電池,容量比常規機型大出67%。但大家或許會很好奇,大屏大電池的手機和常規手機的使用體驗又會有多大的差別呢?
測試對象
我們找來了6英寸屏幕的三星Galaxy A9 (2016) 高配版和華為Mate 8、5.96英寸屏幕的Moto X Pro以及5.7英寸屏幕的小米Note等大屏手機進行對比測試。我們將針對日常上網、看視頻、玩大型游戲等最常用的功能進行對比測試,嘗試撕開電池去向的秘密。
電量都是誰吃掉的?
對手機續航影響最大的是“屏幕大小/分辨率,處理器,電池容量和系統優化”四大項目:
現代智能手機的電池有一大半都是被屏幕耗電的,而屏幕尺寸和屏幕功率直接相關,而分辨率則會影響屏幕顯示的效率,一般來說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續航就會越難看,這也是當年第一代2K屏出來之后旗艦機續航紛紛跪下的主因;
SoC,籠統說就是處理器。它和射頻芯片是待機時耗電的主要原因。在大型游戲、解壓文件等需要絕對性能的領域中,處理器的功耗會居高不下并超越屏幕;
電池容量,鋰電池領域的拓展在幾十年前已經幾近停頓,我們多年來的電池密度也沒有很大的提升,手機體積和重量所限,基本都維持在了3000mAh上下;
系統優化,好的系統優化可以減輕處理器的運行壓力,讓處理器在待機的時候更少喚醒,從而對續航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怎么樣才能模擬日常使用的耗電?
很多外媒經常會使用視頻播放,甚至跑分軟件或者進行續航測試,但這樣的測試和用戶的日常使用出入很大。用戶不可能買一部手機回來就只看視頻,這些數據的參考價值不大,畢竟視頻、游戲、上網,甚至4G上網和wifi上網的耗電情況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們的續航測試包括了游戲、WiFi 上網、4G上網、音樂、視頻5個項目,全程共3個小時。在測試之前,我們會屏幕亮度統一調整為50%的亮度,音量調整到70-80dB,大概為音量的3/4位置:
我們選擇NBA 2K15做為測試游戲,以模擬大多數用戶實際游戲的耗電情況。該游戲對硬件的性能要求較高,主要耗電部件是處理器。當然,如果是跑酷或者卡牌等輕量化游戲,該項目的耗電會相對低一點;
半小時WiFi上網測試,模擬的是我們日常使用中最常見的使用場景。我們將進行10分鐘微博 10分鐘網頁瀏覽 10分鐘百度貼吧的混合測試,該項目的主要功耗來自屏幕和處理器;對于屏幕大的機器來說,這個部分的掉電會比小屏的機器相對要更嚴重一些;
半小時4G上網測試,模擬的是常規外出的電量消耗。除了屏幕和處理器外,4G通訊模塊的耗電也不可忽視,對于部分通訊基帶芯片比較落后的設備來說,4G上網耗電會比wifi上網高不少;
1小時音樂播放測試。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手機已經取代了MP3等隨身聽,平時上下班通勤聽音樂是很多用戶非常重要的用途。該項目中,處理器基本都處在低功耗負載,部分原生功耗偏高,或者沒有小核心的處理器會因此耗電過多
半個小時的視頻硬解播放,這是日常使用中的非常重要的環節,該項目對處理器的性能要求很低,屏幕會是最大的耗電項目,對大屏機器來說,該環節的耗電比例會更高一些。
電池去向的秘密
經過3小時的測試之后,剩余電量最低的為Moto X Pro,電量僅剩余為59%;其次是小米Note,剩余電量62%;而2015年末推出的華為Mate8相對好一些,為71%,但在三星Galaxy A9 (2016) 高配版面前都已經被轟成渣了,其3小時續航測試之后的剩余電量高達88%。
把續航成績以耗電曲線的形式展示,可以看到各部機器在不同項目的掉電速度和比率,都有明顯的差異,可以從中發現很多和續航相關的“秘密”:
雖然電池容量都是3000mAh,Moto X Pro和小米Note的掉電速度卻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前者搭載了2K分辨率的屏幕和頻率更高但構架和制程不變的驍龍805所致。但實際上因為驍龍805降頻更嚴重,兩部機器的日常使用性能沒有太大的差別,從用戶日常使用的均衡角度上說,這算是得不償失的一個配置提升。
游戲掉電速度一樣的小米Note和Mate8,但前者的其他項目掉電都要更加明顯,但考慮到華為Mate8配備的是4000mAh電池,Mate8的游戲掉電反而是偏高了。這對喜歡玩游戲的用戶來說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兩部機器都是1080P的IPS屏幕,即便算上0.3英寸的屏幕大小差異,這個耗電差距還是太夸張了。雖然Mate8上的麒麟950在性能上確實有明顯的提升,但它的功耗要比驍龍801要高不少。
而三星Galaxy A9 (2016) 高配版因為續航表現太逆天,各個項目的耗電差異并不明顯,即便是視頻和wifi上網等比較耗電的項目也維持在了2%的耗電下,要完全測出這些“續航怪獸”的最耗電部分,續航測試起碼得時長翻倍了。
雖然電池容量只差了1000mAh,但三星Galaxy A9 (2016) 高配版的續航表現要比同屏幕尺寸的華為Mate8好太多了。當然,其實Mate8續航也很好,只是這次的對手太夸張了。當中主要原因應該是Galaxy A9 (2016) 高配版的AMOLED屏幕,以及驍龍652的功耗更低。對于一個實際性能表現接近驍龍810的處理器來說,這樣的 功耗控制相當感人。
另外,測試再次印證了“續航還得電池湊”的硬道理,但即便電池容量上去了,處理器功耗、屏幕元件以及系統優化都會有明顯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比原來的預先還要明顯。
總結
手機受到了體型、電池容量等物理限制,續航和性能、屏幕大小、手機重量和大小都是天生的矛盾。性能高的處理器功耗更高,用得更舒服大屏幕也會消耗更多的電量,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增加電池容量,但這又會影響機身重量,這就是為什么大家的電池都停留在了3000mAh。
而在中高端旗艦當中,能不對手感外觀和重量造成明顯影響的情況下,能像Galaxy A9 (2016) 高配版一樣把電池容量堆到5000mAh,而且處理器功耗控制還堪比低功耗核心的手機,暫時還只此一家,而且一段時間內都應該沒有對手能打破這個記錄。這是一部即便中強強度使用也能做到接近3天續航的手機。在智能機時代,這樣的表現已經完全刷新大家的固有認知了。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