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配置逐漸增多,消費者可選性越來越豐富,也變得糾結起來。這其中不僅要考慮到安全性和舒適度問題,也考慮到面子問題。但更高的配置也意味著購車成本的增加,到底該怎樣權衡呢?其實配置并不分“好”和“壞”,只有“實用”和“不夠實用”。我們的建議是首先選擇實用性高的必備配置,然后根據經濟狀況選擇可有可無的配置。那么到底哪些配置屬于實用性高的配置呢?別急,下面這些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1.上坡輔助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項配置,其實上坡輔助都集成在ESP車身穩定系統內,有ESP一般就有上坡輔助系統。它的作用就是車輛在陡峭或光滑坡面起步時,當駕駛員從制動踏板切換至油門踏板時車輛將向后滑行,從而導致起步困難。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上坡輔助對四個車輪施加制動(2-3秒)以阻止車輛下滑。
很多朋友在學車時都學過坡道起步,而如果你的車輛配備有上坡輔助功能,這項可以不用學,你也不用再擔心溜車了。不過目前手動擋配備ESP功能的比較少,了解到的只有東南DX7。
2.后視鏡加熱
南方城市雨水較多,經常出現后視鏡被雨水打濕模糊不清的情況,這不僅影響視野,造成安全隱患,而且停車擦拭起來也非常麻煩。一旦裝配后視鏡加熱功能,當你按下加熱除霧按鈕后,可以通過后視鏡鏡片后的電熱絲加熱到固定溫度,確保鏡片表面清晰,給車主帶來極大方便。
3.倒車雷達
這項配置不用多說,不管對于新手還是老司機都是一款非常實用的配置,特別在車多人多的城市道路駕駛。倒車雷達是通過超聲波傳感器,能以聲音或更直觀的方式顯示并告知駕駛員障礙物的情況,幫助駕駛員減少盲區或視覺障礙所帶來的困擾,提高泊車以及低速行駛中的安全性。相比倒車影像,具有覆蓋范圍更廣的優點。
4.內后視鏡防炫目
自動防炫目后視鏡一般出現在高端車或高配車上,目前很多車型采用手動防炫目,但不管是自動還是手動防炫目,都可以有效減少眩光帶來的危害。目前十個車主中有九個是一直開著遠光燈行駛,所以大部分車主都遭受到從后視鏡反射刺眼強光的影響。而防炫目后視鏡通過光敏二極管做出判斷,再通過鏡面消弱后面射來的強光。
5.胎壓監測
雖說目前并不是所有車型都配備胎壓檢測,特別是受眾面更廣的低端車型,但我們認為這項配置是最實用的安全配置。這個配置能實時檢測到輪胎的狀態,特別是行車的實時狀態,要知道在還沒有這種裝備出現的時候,駕駛者只能從行車狀態、方向盤的路感來判斷輪胎狀態,但對于新手來說就比較難了,可見胎壓檢測的實用之處。關鍵是現在很多人忙于工作,也不會經常有時間檢查自己的胎壓情況。
6.前霧燈
你沒有看錯,這個配置在中國不是標配,有的車企為了節約成本直接減配前霧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廠商漸漸以LED日間行車燈取代前霧燈,但實際上一些LED燈的穿透效果不及霧燈。前霧燈的作用是提供一個高亮度的散射光源,這個光源的強度是為了穿透濃霧,起到提醒對面駕駛員的作用。
7.藍牙電話
藍牙電話的作用不小,特別是對于經常接打電話的業務人員,可以提供不小的幫助,也降低行車接聽電話的安全隱患。藍牙電話是專為行車安全和舒適性而設計的,使用者不需要觸碰手機,而通過車上音響或藍牙無線耳麥進行通話。
8.安全帶未系提醒
現在一些人安全意識不高,而且也不太自覺,坐車自動系上安全帶的只有少數。安全帶未系提醒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雖然作用并不大,但安全無小事。不過有些車型安全帶未系提醒并不是一直警示,而有時間限制,這就有些不應該了。
9.多功能方向盤
多功能方向盤很好理解,開車的時候調節音量,換收音機頻道等等的操作,確實很有用,駕駛員視線不用離開前方道路就可以操作。
10.ESP車身穩定系統
之前我們專門介紹ESP安全系統的文章,這里就不再贅述,其作用簡單講就是讓你在雨雪天氣更好的控制車輛,在過彎時不會出現嚴重打滑,避免轉彎過度或不足的情況,駕駛道路越惡劣,作用越明顯。
除了上面一些必備配置外,當然還有很多必不可少的配置,比如安全帶、安全氣囊、兒童座椅接口等等,之所以沒有單獨列出來是因為我們認為這些配置是基本配置,普及率也比較高,如果連這些配置都沒有,你還是果斷放棄吧。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