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多地持續強降雨,并引發城市內澇,嚴重影響民眾生產生活。愛崗敬業的上班族們任然風里來雨里去,堅守在工作崗位。
各地進入看海模式后,城市內澇的圖片總會霸屏朋友圈和微博。開車族總擔心發動機進水導致熄火。
而電動車由于沒有發動機,沒有排氣進氣系統,是否涉水能力比燃油車更強,成為城市內澇的諾亞方舟呢?
電動車沒有了進氣和排放系統,這讓車主在涉水時少了份擔憂。那么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電路系統以及電動機的防水能力如何呢?
普通家用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通常被放置在徹底。趟過積水時,最先接觸到水的是車輪,隨后就是徹底的電池了。不過,在電動汽車實際支出,工程師已經為電池組做了防水保護處理,相信大家對“IP防護等級”并不陌生。
因為電池組有封閉在竟是外殼內的電池電梯組成,電池組的外殼防水標準正式IPX7。所以在城市內澇的情況下,開著電動車通過積水不深的地方都是沒有問題的。
國家頒布的電動汽車安全要求中規定了“模擬清洗”“模擬暴雨”以及“模擬涉水”等整車防水實驗,以保證電動汽車能在巨大多數惡劣環境下正常使用,并保證安全。
在國標之外,一些地方也有相關的標準。不管是北京還是上海,給出的標準都要比國標嚴格一些,比如上海的《電動乘用車運行安全和維護保障技術范圍》(DB31T634-2012)里面就有如下規定:
上海市出臺的《規范》中規定,布置在乘客艙或行李艙外部的B級電壓電路的防護性能應滿足IP67的要求。此外還包括涉水實驗的相關規定,車輛應首先在150毫米深的水池中,以30+3km/h的速度行駛,涉水總時間為10分鐘;然后再在300毫米深的水池中,以大于等于5km/h的速度進行前進、倒車、行駛各一次,涉水總時間為10分鐘。
除電池以外,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與線纜的輸入接頭都會符合IPX4或5的防護級別。IPX4-IPX6代表設備可以防止飛濺、噴射等影響。另一方面,在電動汽車的電驅動系統中,“低壓系統”并不具備可持續涉水的能力,弱電線或者ECU浸入水中,就可能引起低壓層級的短路。例如12V電瓶就是低壓系統的一部分。
雖然電池組和電驅動系統有較高的防護安全級別,但電動汽車也不能當船開。IP6的防水標準有時間限制,當車輛長時間涉水后,除了電池和電路有可能進水之外,例如霧燈、車門縫也都有可能進水。此外,車輛使用時間長后,IP67的防水能力可能會下降。
綜上所述,無論電視組和電驅動系統,能不碰水盡量別沾。即便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但是機艙里各種線束沾上水也不好,可別忘了,實驗室里用的是清水,而在城市內澇中,除了雨水還有下水道水等等等等。
被放置與電動汽車車底的電池組很容易占到積水嗎?的確如此,電池組體積龐大,為了不影響車內地板高度,設計師一般會犧牲底盤離地間隙,導致底盤最小離地間隙比普通燃油車要低出不少。以上圖中4款主流電動騎車舉例,他們的底盤最小離地間隙僅與一臺iPhone7手機高度相似。所以,電動汽車的電池很容易接觸到積水,開電動車應該盡量避免長時間涉水行駛。
全文總結:
電動汽車并不是水陸兩用設備,電動汽車的車主們,涉水時要估計一下當時的涉水環境,包括涉水深度、速度、以及時間等幾個要素,然后小心、慢速的通過,并且為了愛車的使用壽命,千萬別頻繁涉水。而混合動力和傳統內燃機車主們,一定要記得關閉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手自一體車型要掛入手動擋1擋,利用發動機的最大扭矩,順利越過可能遇到的障礙,并控制好車速,勻速通過積水。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