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顆圓珠筆鋼球珠引發大討論,為何中國作為制筆大國卻搞不定筆芯前面那顆小鋼珠。眾多媒體紛紛發文,來揭中國制造業之痛。據報道,中國擁有三千多家制筆企業,年產圓珠筆更高達四百多億,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級制筆大國。世界級也有煩惱,圓珠筆制造的核心技術和材料卻高度依賴進口。簡而言之,圓珠筆的筆頭和其中的墨水是其核心,筆尖球珠和球座體是關鍵。
圓珠筆筆尖碳化鎢球珠
目前,碳化鎢球珠在國內外應用廣泛,我國也具有良好的生產基礎,目前不僅能夠滿足自身還能大規模出口國外市場。其實問題在于球座體的生產,據悉生產球座體的設備和原材料,長期在瑞士日本等國家手中,而這些生產設備對原材料的要求相對較高,與國內生產的不銹鋼材料不匹配,進而導致原材料也需要進口解決。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筆芯里面的墨水也需要向德國、日本引進。筆者瞬間覺得原來我們手中的筆完全是進口貨的錯覺。
蛟龍號潛水器
在這里筆者忍不住提問,為何看似這么小而大眾的筆居然也要進口,我國的制造業不是很牛逼嗎。尤其在近幾年,上至嫦娥玉兔登月探秘,下至蛟龍潛水器深海尋蹤,長到高鐵布局全國,短至湖南有軌電車,無不在顯示中國制造業的蒸蒸日上。雖然之前筆者聽說過圓珠筆芯依賴進口的傳聞,但為何時至今日仍未解決這一問題,業內人士指出,其原因在于制造商不愿意花大額成本去研發攻關。我們都知道,企業經營都是以盈利為目,如果所花費的成本遠遠大于利益,企業斷然不會選擇,這個無可厚非。那么國家就不作為了么?錯。相關部門早在4年前就啟動過“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國家財政大額撥款支持相關機構和企業來攻克圓珠筆制造難題。去年也通過了驗收。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制筆業困局一定有所化解。
中國制筆企業生產車間
最后,筆者還是想要為我國的制造業說幾句公道話。大眾在批判的同時,也要看看經過過程,不要以結局看目的推過程,難免過于片面。中國制造有何不可,一味打著“沒有山寨就沒有新中國”的口號,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制造業情況。在上周的達沃斯年會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還當著馬云的面稱贊中國制造的黑皮鞋,廉價又實用。
沒錯,物美價廉或許常用以形容中國制造的產品,如今中國制造業已經今非昔比。英國《金融時報》19日發表文章稱,中國的經濟關系著西方發達國家市場,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全球通縮和經濟衰退。在這種重壓下,西方制造業將窒息。近些年,中國一直是全球供應鏈的主角,如今全球供應鏈正成為中國國內的供應鏈,特別是在電子產業。中國產品質量逐步提高,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公司來講并不是什么好事。可見國外都認識到中國制造業的進步,作為土身土長的中國人,更應該認可本土制造,給予中國制造機會。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